你在这里
主页 > 人物 > 他来自东方,他是美国人

他来自东方,他是美国人

在12年的记者生涯里,采访过无数的精彩人物,但不曾采访过懂得说中文的老外。想不到离开媒体界三年后,机缘巧合之下,可以有机会采访到美国翻译家Bruce Humes。

Bruce Humes是道地美国人,他有个“很中国化”的中文名字:徐穆实。他不仅可以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轻松的采访过程中,感觉他像东方人多过西方人。如果闭起眼睛,会有错觉坐在我对面的是个中国学者。

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时常云游四海,呆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日子多过在美国。据他说在美国的日子不长,反而在中国的日子更久(据说三十多年),在台湾、香港分别住过一两年,最近去了土耳其,目的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别是爱尔泰语系。

我们是透过一位卖电子产品朋友的介绍,才认识徐穆实。他给的介绍简单,“有位中文说得非常好的美国人,有没有兴趣认识和采访?” 就这样,我们通过电邮联络上他。

♦  说中文的美国人

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约见徐穆实,他一身轻装赴约,清瘦的身影,西方人独有的脸部轮廓,但开口说起带着北京腔的中文,让我们对这位翻译家更加好奇。

他递上名片,名字下方写着“民族题材文学翻译”,工作范围一目了然。他近年专注于少数民族文学,于去年夏天赴土耳其修习土语,以备将来从事汉语与突厥语之间翻译史的研究。

对着一位可以把中文说得那么好,又能把中文翻译成英语的美国人,我们打开话匣子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学的中文?”,结果答案出乎意料之外。原来他的中文是于1978年在台湾学的,屈指一算,他活在中文的世界已经38年了!

徐穆实001

♦ 母亲是法国文学教授

徐穆实在语言方面有独到的天赋,他或许得益于他母亲的遗传,母亲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读书时便已熟谙德语、俄语,后来还成为一名法国文学教授。

十四岁那年的夏天,他跟随母亲在匹兹堡的郊区度过了一段闲暇时光。在其母亲的帮助下,修读了一些大学水平的德语教材,并自修了拉丁语。

♦ 对中国共产党感兴趣的美国人

七十年代早期,Bruce Humes进入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在那里的第一年,他认识了他的中文启蒙老师,一个后来移居台湾的地道的北京人。而且当时的系主任是个白人,同时讽刺的是,他的身份是共产党人。这些种种不可预测的机遇,让徐穆实不知不觉在命运之手牵引下,一步一步走进浩瀚精彩的中文世界。

1974年,由于厌倦了学校的环境,Bruce决定前往巴黎去真正掌握他正在学习的几门外语。在巴黎生活了十个月之后,他的法语已臻于成熟。而此时,他对于未来生活的方向,也日益明确。

在回到费城一段短暂的时间以完成他的本科学业之后,他开始前往台湾和中国大陆生活。而在此之前,他已先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徐穆实”,就这样,带着这个中文名字,徐穆实于1978年买了单程票去了台湾,开始在台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作旁听生。

因为研究工作需要语言的支持,而且又对中国共产党有兴趣,想要多了解当时还处于较封闭的中国,所以就选择了当时还是小语种的中文。

♦ 中美建交让他得半路下车

在台湾那年,他遇到了1978年12 月31日发生台湾所称的 “中美建交”事件,即美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一个身在台湾的美国人,处于这样的局势,情况实在有点尴尬。

那时候的台湾民众都有反攻大陆的情绪,记得当时教官在他的房间搜出一本中国出版的中文字典,都要被传召问话。
中美建交消息传出后,有天在坐计程车回宿舍,结果司机一言不合就叫他半途下车,他当时还搞不清楚状况,后来才知道发生了国际大事,而自那天之后,他身边的人都不理睬他了,当他不存在似的,于是他就决定退学去了香港。

1983年,徐穆实到了香港说广东话的香港,这样的环境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在香港从事出版事业,在香港的亚洲资源出版集团 (Asian Sources) 找到了助理编辑的工作。从那之后,徐穆实便陆陆续续开始在香港和大陆创办不同的刊物。

徐穆实002
徐穆实的 《世界经理人网站》时代,与华人同事合照。

♦ 初遇上海宝贝

2000年初,在一次宣传电子商务的旅行中,徐穆实途经上海。在地铁陕西南路站入口处的“季风书店”里,他第一次看到了《上海宝贝》这本书。

“我拿起那本《上海宝贝》纯粹是出于偶然。但我看完它的那一刻,我便确信这本书值得翻译.”

当时,他迫切希望找到一本中国小说去把它翻给西方的英语读者看。原因是之前在旧金山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美国人对于当代中国的观念非常过时。

“我后悔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商业出版物上,其实我真正的兴趣是在文化和人类学的研究上。”

他相信这本书在西方能够卖得出去。理由是它含有一个能够打动西方的上海情结的关键因素:一场发生在当代上海的三角恋。而这本书被中国官方禁止的现实也是一个立刻有利于在西方推销它的的关键因素。

而接下去为翻译这本《上海宝贝》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却出乎徐穆实的意料。2000年初在看完该书后不久,徐穆实发了一份电子邮件给作者卫慧,提出要翻译该书。

“她反应冷淡,基本上是说,谢谢,但是不用了。”

“但是当她的书在中国正式被禁后,大概只是一两天之后,她通过E-mail联系我,问我是否愿意翻她的书。”徐穆实得意的笑了起来。

就这样,他把上海宝贝介绍给了英语世界的读者。而他的事业愿景,就是要把中国的传统价值,通过语言的转换,介绍给英语源流的读者。

img_1794
徐穆实英译中国女作家的迟子建,获得第七届矛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 额尔古纳河右岸

徐穆实也英译中国女作家的迟子建,获得第七届矛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2013年年初由兰登书屋旗下的哈维尔塞克书局出版后,英国金融时报据此评论该书是“一位具有罕见才华的作家对鄂温克人恰如其分的致敬”。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岸是第一部描述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

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徐穆实 004
徐穆实在槟城

♦ 美国人在中文世界的故事
徐穆实的其他翻译作品有中国历代服饰艺术-高春明著,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及中国茶书。短篇小说则有末日-韩少功著,斯迪克金子机关-阿拉提著。

听徐穆实用他那有意无意夹杂了幽默的中文,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似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历史,都被他一个人的经历贯穿了起来。

在约见徐穆实之前,只是想见见这位翻译家,看看有什么精彩的人生故事可以发掘,后来发现他的一生,从冷战对立到今天的全球化,他都有幸参与历史的转折时期,我们综合现场采访资料、网络上,还有徐穆实给予的参考资料,整理写了这篇文章。

徐穆实已经离开我居住的城市,前往下一个城市去了。看着他的背影,让我联想起武侠小说里,浪荡江湖的侠客,这种生活相信让很多人羡慕吧?

(图片皆由受访者提供)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陈柔
『慢活时光』编务总监。文化人出身,却曾经走转多个江湖——搞过传销、办过咖啡馆、进过媒体业、投身印刷产业,靠着过人的观察力,时常提出洞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