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大人们说,在孩子一百天的时候,给小孩吃鸡舌头,以后这个孩子就会牙尖嘴利,你听过这个秘方吗?
从小到大,我都感觉到,能言善道的人总是比较受欢迎,成功的机会也比别人多一点。但是,我天生有口吃的问题,所以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离开学校后,参加了一家美国传销公司,有了上台演说的机会,我才发现到,原来我有一个“异能”,就是站上台拿着唛说话就不会口吃,但是下台之后又恢复口吃的我。
那段从事传销事业的日子,我开始接触一种“被开发”的生活技能,你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叫做沟通技巧。有一段日子,书店的畅销书中,不是食谱就是这类的人际沟通工具书。
后来,沟通技巧还被出版社细分出不同领域的沟通方法,从商务到办事处,从亲子到夫妻,从社交到谈判,让我感觉想要学会沟通,好像门槛越来越高。
最近读一本杂志,看到一个有趣的新现象。过去我们都重视沟通谈话的技巧,不过现在反而是谈话的内容,也就是“话题”当了主角,而且话题的价值比名牌包包还高。
作者提出一个看法,在过去要显示身份的方法,就是在衣装上下功夫,正所谓“女人看包,男人看表”,想要知道这个人的身份,看看她背的包包,看看他手上的表,是哪个牌子,是不是限量版,是不是新上市的就可一窥一二。

不过来到今天这个知识型社会,用炫耀性的消费,例如名牌产品来区分社会阶层,这个方法已经没有效。因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均收入也随着提升,各种名牌消费品也朝向大众普及化的趋势发展,再贵的名牌包,中等收入者努力工作省钱,咬一咬牙也可以负担得起。背一个名牌包不代表你是一个有钱人,可能你只是一个喜欢购买名牌包的都市白领而已。
那么,今天区分社会地位的是什么呢?是你跟人聊天的话题。
而聊天话题的本质是什么?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在两人对谈的话题内容,实际是一个人身上文化资本的体现。他说,我们在划分阶层的时候,通常只考虑到一个因素,就是财富状况,也就是一个人的经济资本。但是实际上财富状况并不是决定社会地位的唯一要素。
文化资本,即“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养、品味与生活方式”,也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个我们很好理解,可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经济资本可以迅速获得,比如继承一笔遗产、中彩票,或者成功成交一笔大买卖,致富的速度可以非常快。
但是文化资本就不同,不仅积累起来非常慢,而且几乎无法侥幸获得,你不可能昨晚听了一场文学讲座,一觉醒来就变成文学家。
布迪厄讲了一句话,“文化资本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非常费时,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力亲为才能获得。”这是文化资本珍贵也残酷的地方。
有钱,你可以买一身的名牌服装,但是只有健身和调节饮食才能有好身材。有钱,你可以把书店里的书买光,但要读完这些书就很难了。有钱,你身边可以围绕一群酒肉朋友,但是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却不是有钱就可以马上出现的。
♦
孔子讲说一句名言:不学诗,无以言。“诗”指的不是诗歌,而是“诗经”。为什么孔子会说不读诗经,就没办法开口说话呢?
原来在当时的社会,诗经和日常生活语言不一样,说话的时候如果可以引用几句诗经,是混迹上流社会的必备技能。诗经就好比近代欧洲的法语。过去在欧洲,英语和俄语都是普通人讲的话,而法语才是上流社会的通行语言。所以,为什么我们读一些西方文学小说,俄国人和俄国人交谈,经常会在谈话中蹦出一句法语?
因为当时说法语,就像春秋战国时代引用诗经,和我们今天谈论文学一样,这些本质上都是你的文化资本,是一个阶层区别于另外一个阶层的标志。

在传统社会,经济资本是基础,文化资本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东西,所以经济资本还是根本性的。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谈话内容的价值比名牌包更贵的社会,也就是文化资本将要反客为主,反而变成更基础性,更重要的东西。
是什么造成这种趋势的转变呢?这是网络社交媒体效应的结果。
在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是相对固化的。你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通常就不会获得更高级的人际关系网络,文化资本也无从得到累积。
但是在一个开放社会,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人际网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为我们有许多的社交媒体,你很容易就加入各种不同的群组之中,或者和世界人的某一个人成为朋友,所以人际网络对一个人的赋能效应也大大提高。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一个人的财富状态,通常是他社交圈子的平均数。即使他暂时还达不到,但是大概率,他终会达到。
今天许多人尝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思考能力,就是在试图摆脱自己原先的社交圈子,进入更有财富效应的社交圈里。这种努力即使不足以让他们创业成功,在大概率上,也总是会好过他们原先阶层中,那些不求上进的人。
在传统思维里,我们被这样教育,假设一个人,只要在自己原先的基础上,踏踏实实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现在的开发社会,进入更好的网络,才会让你事半功倍。这个也是老祖宗说过的至理名言:物以类聚。
所以,学习还是我们需要终身立定的目标,可是不能漫无目的的学习,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来大量、深化的学习。因为戴一只名表,不如你可以如数家珍谈论世界名牌发表最新作品的内容,来得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