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刚刚好,我们在这里遇见。

刚刚好,我们在这里遇见。

有些偶然,差一秒都不行。

几年前到台北,三月的春风依然带寒,我在红绿灯前拉紧衣领,目视着对面庞然的101大楼。红灯转绿,跟着稀落的行人踏在斑马线上,前面迎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到近处赫然发现是失联了十几年的学弟,当下说不清是惊喜多一点,还是惊吓。

我们张大口楞在斑马线中间数秒,他伸手把我拉回来时的路边,我们就在路边聊了五分钟。我是第一次到台北,他是临时决定到台北探望外婆。我们其实都在马来西亚,但一直没遇上,却相遇在台北101旁边的斑马线上。只要我慢几秒,或者他快几秒,我们是遇不上的

不多一秒,不少一秒,我们遇见。(图 / 蔡羽)

时间的巧合,当然不止如此。

近年我常在演讲时,提到下南洋——人类历史上其中一次规模庞大的移民潮。无数人离乡背井,无数人回不了家,那是怎么回事?

说说满清末年的历史,那是贪污腐败、民不聊生、贼寇横行的十九世纪。更糟的情况是人口爆炸,耕地不足,粮食因此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穷,而且三餐不继,经常得饿着肚子。家乡既然如此凄惨,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别处去找生活,可是天地茫茫何去何从?

这时,有个叫南洋的地方,据说遍地黄金,亟需开垦的人力,也需要可以带动经贸发展的精明商人。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又是几千年的经商国度,开发南洋一事,舍中国人还能取谁?

于是,一方迫切另寻生计,一方张开双臂热烈欢迎,两个条件结合成时代的契机,下南洋的浪潮就掀起来了。时间在这里布了一个刚刚好的大局,促成了历史的大事,回想起来多巧合

下南洋的形成,是历史上的刚刚好。(图 / 蔡羽摄于厦门华侨博物馆)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件事促成了南洋的繁荣,很多华人没有再回到中国,而是在南洋开枝散叶。富裕起来的南洋华人,后来也大力接济贫困的中国老家,在遥远的地方协助中国捱过最困难的岁月。思及这点,又觉得时间暗中做了巧妙的安排。

南洋的故事结束了吗?还没。目前,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以丝绸之路为蓝本,是中国回归历史舞台的大动作。

吊诡的是,满清末年的华人四散避难,谋求生路,不但大举到了南洋,也散布到世界其他地方。现在,各地华人反倒成了“一带一路”的桥梁,又参与了另一次的世界布局。

历史的转折很文学,局势的形成总是刚刚好。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所有的条件经过时间淬炼后,一旦都成熟了,就成为某件事发生的时机。

时机不对,事不成;唯有刚刚好,事情才能恰到好处。时间,不是钟表上的分秒针,而是一门哲学。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