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鸦片咖啡 咖啡配牛油的喝法,始于烟民,后来竟流行开去,很多人也效仿着喝起来,当年街头巷尾的咖啡店都有人这样喝。数年前,这段故事被一群文创人重新加以包装,并冠以“鸦片咖啡”一名,结合当地的文化导览活动,把那段鸦片岁月的历史故事,借一杯咖啡和陈美金等人的见证,作为历史的活教材,结果赢得热烈的反应。
任何人走入窄小而古朴的协益茶室,目光都会被墙上高挂的“孙总理遗像”所吸引。另一角的橱柜上,则挂着一张志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奖状,由“建筑广东省忠烈祠筹备委员会”发出给协益茶室,感谢其“慷慨捐输”。
根据奖状的日期,可以确定协益茶室早于1947年之前已经开业,而且其创办人——海南人陈其瑚相必是个热血青年,有强烈的正义感。
“我的父亲在世时确实经常捐款给公会组织,而且出手都很大方。”说起先父陈其瑚时,陈美金首先提到这点。她也无法说清楚父亲何时创办协益茶室,但应该是二战以前的事了。
……热血青年,慷慨捐输……
1914年,陈其瑚出生在海南岛,13岁时下南洋,来到了砂拉越。当时,砂拉越刚刚进入第三代白人拉者的统治,陈其瑚除了打过一些散工,以及在石隆门的金矿场工作过,多数时候跟其他海南同乡一样,以厨师为业。
陈美金特别记得一件事:“我父亲有一道拿手的料理是牛油炒饭,我不确定那是从哪里学来的。”
1940年代初,陈其瑚迎娶小13岁的林玉枝,住在古晋的开裕巷,当时是跟一位二房东租的店铺,也是目前协益茶室的营业地点。除了开咖啡店,陈美金还透露其父亲曾经在海唇街闻名一时的陈文甸油站经营过食堂,只可惜年代不详。
陈其瑚也懂得一些中医术,尤其擅长抓沙,因此在忙碌于咖啡店事务之余,会帮人诊病治疗,很得邻近街坊的尊敬。1970年代初,陈家扩充业务,在古晋三哩地区另开了一家和裕茶室,由陈美金的哥哥打理。
1991年,陈其瑚老先生往生后,协益茶室交由陈美金及其夫婿张恒兴共同掌理,继续为当地街坊冲咖啡、制作海南面包,成为小巷深处的情感联络站。近年,这家不起眼的小咖啡店竟引来不少游客登门,原来大家是透过媒体和网络,寻过来品尝一杯“鸦片咖啡”。
……鸦片咖啡,文化创意……
这“鸦片咖啡”确实是引人遐想的噱头,说穿了原来是加上一片牛油(黄油)的黑咖啡,是早期海南咖啡店里非常流行的喝法,只是现代人已经很少这样喝。协益茶室因何重新推出这个老式咖啡,又冠以“鸦片咖啡”一名,原来是有故事的。
当年华人下南洋,不但带着赚一桶金的心愿,许多人也带着难以戒除的鸦片烟瘾,南洋地区的鸦片买卖活动因此跟着蓬勃发展,像开裕巷这种后街小巷明的暗的藏着烟馆,不少华人劳工的积蓄都在烟馆内化为一缕青烟。鸦片买卖从公开合法,到后来被列为非法,鸦片烟馆也被迫转入地下,却继续暗中营业了很长一段年月,最终才随着烟民的老去而消失在历史洪流中。
陈美金和巷子里长大的孩子,在1960年代或更早以前,几乎都目睹过那些骨瘦如柴的烟民,半躺在床上吞云吐雾。陈美金还得经常帮父亲送咖啡给烟民,那是因为他们抽了鸦片后习惯来一杯咖啡。
“他们喝咖啡的方式比较不一样,那就是一口咖啡配一口牛油,据他们说是因为抽过鸦片会觉得喉咙特别干涩,牛油可以帮助润喉,而咖啡可以冲淡口腔里的烟味。”陈美金说。一旁的张恒兴也补充:“很多烟民喜欢在清晨抽一支鸦片,有时6点多就会来敲我们的门,急着要咖啡。”
咖啡配牛油的喝法,始于烟民,后来竟流行开去,很多人也效仿着喝起来,当年街头巷尾的咖啡店都有人这样喝。数年前,这段故事被一群文创人重新加以包装,并冠以“鸦片咖啡”一名,结合当地的文化导览活动,把那段鸦片岁月的历史故事,借一杯咖啡和陈美金等人的见证,作为历史的活教材,结果赢得热烈的反应。
协益茶室虽小,却不止见证历史,如今也透过文化创意,展现另一股活力,迎接世界各方的来客。登入协益茶室的脸书,看见各地游客到店里喝一杯咖啡吃一碗面,它显然逐渐成为民间旅游品牌。
协益茶室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六,每日上午7时正至下午4时正。
协益茶室营业地点:
Hiap Yak Tea Shop
No. 17, Lorong Kai Joo, Kuching, Sarawak
协益茶室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hiapyakteashop/
协益茶室谷歌位置:
原来如此,长知识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