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专题 > 喂喂,有人吗?

喂喂,有人吗?

近期朋友间的话题,经常触及“人性”。

这当然是属于哲学家的大议题,我们无法大彻大悟,只能茶余饭后议论纷纷。倒是长期观察有些心得,发现那些有成就的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深刻掌握了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却有不变的定律。比如贪婪,贯穿在古今中外的人性中;比如自尊,大概也古今亦然。

文学家要写出隽永的作品,要懂人性。所以王维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立刻击中游子的要害。我还记得当年升学在外,中秋时节同学都回乡去了,只有我独自晚餐后沿着异乡长长的街道走去,那光景真是凄凉不已。偶然抬头,李白也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音乐人要用歌曲感动人心,也要懂人性。比如有历练的人喜欢听李宗盛,你看看他的歌词——“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失恋的人能不再撕心一次吗;再看“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人到中年听到这里能不几声叹息吗?

我的好朋友是设计师,她说天天都在思考人性。她帮顾客搞企业辨识设计,一定要求顾客说出心目中的创业故事和理想,接着她必须构思,谁来听这些故事?又该如何让听故事的人感动?

提到企业,近来读到一则有趣的报导。中国有位女生,搞了一家餐厅,却门可罗雀,几近倒闭。穷则变,她在偶然的情况下,从朋友的说话中得到灵感,大胆将餐厅转型,变成一家免费餐厅,自然就吸引来大批捧场客。

那餐厅怎么生存?原来当餐厅有了人潮,老板在餐厅各处展示不同企业的广告,顾客必须在付账时说出三句不同的广告词,才能获得免费优待。回过头,老板向广告刊户征收广告费。简单的说,以免费美食换人潮,以人潮换广告收入。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把商家宣传的需求和普罗大众吃免费午餐的心理结合,创造了倍受瞩目的经营模式。其实,这种经营模式不过是把互联网上的那一套,植入实体店面的经营。

数日前和朋友茶叙,她说起某次旅途中所见的一幕。一名看来眉目紧锁的母亲带着小孩子乘搭电车,孩子一直喋喋不休跟妈妈说话,终于惹得妈妈不耐烦,她用力捏了一把孩子的脸蛋,受疼的孩子立刻噤若寒蝉。

我听了立刻批评那位妈妈,认定她一定责任心不强。朋友却在思考,这位看来忧心的妈妈背后到底承受着什么,是家庭和先生有问题吗?以致她将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我不分析那位妈妈,只想点出那一刻我犯了一个贸然定论的错误。我应该学习朋友,更深入的思考,才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复杂的人性。

茫茫人海中,有人活得好,有人好像做什么都不顺心。与其归咎命运,倒不如多方思考,或许你的不顺心只是源于你不懂与人相处之道,以致事事遭逢阻滞。与人相处之道,不也立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是深或浅。

所以,别只顾着低头赶路,抬头看看身边那些来往于我们生命中的人。生命得以和另一个生命互动,才有精彩的可能。

Save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