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II)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II)

我们之前里解了罗浮宫的外观设计理念之后,我们走进玻璃金字塔里。

玻璃金字塔室内平台  2017, Photography ?@Chonfan Bong
贝聿铭设计的不锈钢旋转式楼梯以及博物馆大厅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金字塔里有一个平台,贝聿铭用他一贯的旋转式楼梯把我们带下了大厅,绕一圈下来让旅人对整个空间获得初步印象。博物馆大厅是整个地下空间的起点,也是中心点,在这里可先到资讯处去拿一份免费且有各国语言的导游图。

罗浮宫博物馆里所出租的声音解读器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在入口检完票后,我和妹妹各租了一架声音解读器。在博物馆里漫游的同时听著对古代展示品的详细解读,就可以徜徉在超越千年的时光隧道里,用耳朵里的故事拼凑成眼前的实体,在空气凝结的时候,在眼神凝视的时刻,这些作品彷佛都活了起来。

玛丽中庭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罗浮宫博物馆非常大,其中玛丽中庭是所有展览空间里较为优雅恬静的区域,原因是游客们都主要聚集在镇宫三宝的展览空间里,所以在这里偶尔还可以看到学生们拿著素描本画画。这里展示了五至十八世纪法国雕塑作品。贝聿铭在玛丽中庭里,以玻璃金字塔相似的结构去设计了一幅巨大的玻璃天棚。当光洒落,雕塑品的轮廓豁然鲜明生动。

画廊与天窗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贝聿铭在近乎所有的画廊里设计了天窗,并把大部分的雕像和收藏品放置在人造光或是比较阴暗的空间。这是因为画的丰富色彩在阳光底下是最为突出且准确呈现的;而在里面,多数的雕塑都属于单色系,著重于雕刻细节与肢体神态。

阿波罗艺廊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而漂流在罗浮宫博物馆的每一个时代空间里,视觉是不会一直停留在直线的。因为地板,墙,天花板都可以是整个罗浮宫的展示空间,充分刺激我们的视觉感官。

反思之窗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而也许是巧合,也或许是贝聿铭的用心良苦,时不时就会有一扇没有摆放任何展示品的窗口框住了外面的玻璃金字塔,把迷失在古代时空里的我们又瞬间吸回了现代。我个人认为,这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反思用途:把我们抽离出历史文物和伟大的画所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力及压迫感,让我们有个可以暂时喘息与反思的空间。

乘风破浪的双翼胜利女神像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除了蒙娜丽莎画像,“双翼胜利女神像”是罗浮宫博物馆里其中一个镇宫之宝。这是古希腊罗德斯岛(RHODES) 城邦为了纪念罗斯特海役胜利而在西元前190年创作的,并于1863年在爱情海的一座岛上挖掘出来,成为了古希腊时期雕塑中最重要的作品。

这幅雕像原本竖立于船首,在海浪中迎风前进,所以这尊雕像现在被放置在一座船首形的基座上。当脑海里播放著这样的传说时,我缓缓拿起相机,用慢快门记录汹涌人流,而胜利女神就好像在人海里乘风破浪,穿越古时代来到了这个空间里。

人群里蒙娜丽莎的微笑2017, Photography @ Chonfan Bong

大家都或许知道蒙娜丽莎,却不明白这幅画会举世闻名的原因,于是争先恐后地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忙离开。这样的景象在这个展示空间里,似乎也成为了另一幅画。

罗浮宫博物馆收藏将近40万件展品,我觉得她像是一本很厚的故事书,不适合一夜匆匆读完;而需要缓缓地咀嚼每一段小故事,并从其中得到启发和生活里的共鸣。这篇文字旅行不承重,我希望它是这本书里,一个适宜的开场白。

而我们的建筑旅程,未完待续。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章帆
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出生,2015年毕业于墨尔本皇家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系,现任全职设计师/自由影像叙述人。小时候常常画家里的墙于是长大了就画出别人的家;不擅长说话所以拍照,故事无声亦可以美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