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跟宋代人学室内装饰

跟宋代人学室内装饰

在中国的朝代中,唐代被誉为盛世,华人也称“唐人”即源于此,颇有缅怀盛世之意味。唐之后的宋代,经常被视为“积弱不振”,然而按照史料来看,宋代民间要比唐代更为富庶,而其文化艺术表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后世影响很大。

近日读书时,读到一篇论及宋代文人处理生活空间的做法,颇为有趣。后来也上网查找了资料,发现宋人生活精致讲究,单从家居装潢和空间区隔的处理就可以略知一二。比如帘和纱这两种材质通透的家居用品,原用于阻挡虫鸟飞入室内,到了宋代家居里则被大量使用,有区隔室内空间的作用,却不阻断光线和视线,而且典雅美观。

另一个大量采用的是屏风。有关屏风记录最早出现在周朝,原本是宫廷的家具,到了宋代已经普及化到民间,尤其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同样将之作为空间区隔的摆设,从大厅到卧房都有屏风的踪影。

宋代
宋代是个讲究精致文化的朝代。(图 / wikiwand.com)

比之今天的居家空间以墙为区隔,宋代的帘、纱、屏风显然使家居空间在视觉上看来柔软许多。尤其当这几样物件再绘上山水题上诗词后,整个空间立刻有了意境,那是很妙的感觉。因此有一玄学的说法,屏风的应用其实也有风水上的考量。

从建筑学的观点来说,早年没有电流供应,更不会有电器,保持家居的通风和采光特别重要,像帘、纱、屏风这类材质最适用了。再进一步联想,光线穿透帘、纱、屏风时,不但刷亮上方的字画,而且柔和的洒在室内,四季或晨昏营造不同的室内光,那会是很适合眼睛的亮度。所以说,宋人在处理生活空间的这块,巧妙将自然因素和视觉美感融合一体,也促成科学和艺术的拥抱

生活空间的处理方式,其实也在反映人心。宋代这种以帘、纱、屏风区隔空间的做法,一方面需要极为细腻的心思和审美观,另一方面也要对实际需求进行很为理性的判断。既要做到半开放式,也要保障个人隐私,又不阻绝外在世界,你看这不是哲学是什么?

人类的居住空间长期发展下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越来越注重隐私和保安。尤其有了电流供应也有了电器以后,空间区隔先是交给板墙,而后就有了砖墙和水泥墙,越来越坚固。室内光线的问题交给电灯,通风的问题交给电扇或冷气,不必再像宋人般大费周章。

然而有一件事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跟着墙的出现而变化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当然指的是心的距离。仔细想想,我们用墙给了自己私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是安全的,是不存在打扰和窥探的。但是,墙内和墙外也就进一步阻隔开来。我们常说现今人情冷淡,我想绝非偶然

再说,房间的墙是阻隔,屋子的墙也是阻隔,而城市也是一座大墙,把远处的山水风光阻隔。在各种有形无形的墙中回头看看宋代的帘、纱和屏风,突然就神往了。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