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单独走了一趟越南,对胡志明市的风土人情念念不忘,我们喝着咖啡时他说得眉飞色舞。于是,我的记忆也随着他的描述,转身回到七年前,初次踏入胡志明市的情景。
“还没出发时,我想到要去越南,心里充满疙瘩。毕竟,一直以来对越南的印象没有很好……”
朋友的心声,其实也是当年我飞往越南时的心情。提起越南,我实在想不起太多什么,即刻跳出来的印象是越战。我想像中的越南,似乎千疮百孔,而越南人会不会也好战?或者说并不和善。
飞机缓缓降落在胡志明市时,我并不知道眼前的城市原来是越南最大的城市,人口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几倍。说实在,我比较喜欢胡志明市原本的名字——西贡,多了一番古意。
胡志明市非常繁华喧闹,人潮处处,电单车的数量惊人,尤其经常像蚂蚁般迅速填满偌大的十字路口。另一数量惊人的,是电线,往往一支电线杆栖着上百条电线,纠缠交错成十字形,又往不同的方向延伸到下一支电线杆。
在胡志明市的旅游老街区,游客络绎不绝,当地的食档、特色餐厅和酒吧无不客似云来,很多游客特别喜欢坐在露天的矮凳上,开几支啤酒点几道小菜,就天南地北起来。我们的越南第一夜,当然也必须很游客,就在这个街区,开始抹去我的越战印象,重新认识越南。
数日行程,我们走了不少地方,也去钻了越战时期的“古芝地道”。蹲爬在暗无天日的地道里,汗水和喘息声中感受空气之稀薄,难以想象当年的越南士兵,如何长期呆在这种环境?
越战前后二十年,死伤过百万,是越南历史上去除不了的刀疤。然而在越战结束数十年后,我在越南的空气里闻到的是平和的气氛,尤其当我走入胡志明市各处的公园里,对于那里的热闹景象瞠目结舌。
胡志明市多公园,而且公园的设施都维护得很好。无时无刻,公园里都有人,比如午餐时分,许多午休的上班族三五成群聚集在公园各处,一起享用午餐,或者闲聊,还有人拿出吉他弹弹唱唱;傍晚时分,公园更是热闹,除了闲散相聚的人,还有很多跳健身操、踢毽子、做运动的人。比之马来西亚那些冷清的公园,胡志明市的公园每一方寸都没有被浪费。
胡志明市人口密度高,生活并不悠闲,路上的车子也挺奔忙。难得的是,大家懂得在忙碌之余,兼顾生活,而公园就是越南人的生活重心。懂得生活的人大抵上不会心浮气躁,印象里在胡志明市还真没有遇到坏脾气的人,大多表情是单纯的,衣装是朴素的。
是不是因为见识过惨烈的战争,所以今天的越南人选择活得更平和?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公园里目睹许多越南人在踢毽子和下象棋。在秦、汉朝时期,越南曾经被中国统治,而后脱离建国后,依然长期为中国的藩属国,中华文化也就在这样的机缘下输入。
越南人喜吃河粉和春卷,这两道也是闻名国际的越南美食。越南河粉基本上和中国广东省惯吃的河粉、粿条是一样的,只是料理方面喜用牛肉,汤底的处理也有所不同。至于春卷,虽然越南不用薄面皮而采用米皮,但越南春卷与中国春卷又似乎脱不了渊源。
除了中华文化对越南有深入的影响,另一影响越南颇深的是近代法国殖民时期的影响。越南人以农立国,早年据说并不吃牛肉,如今越南河粉里的牛肉,应当就是源于法国饮食文化了。
到越南当然得品尝闻名的越南咖啡,而且一定要用越南壶慢慢滴滤出来的才是道地的越南咖啡。咖啡传入越南,据说也归功于法国的传教士,在1860年左右把咖啡带到越南。在咖啡飘香的150年里,越南人把咖啡泡出了本身的风味。
我和朋友在胡志明市的最后一夜,就砸下重本,好好的享用了一顿法国餐。在慢悠悠的用餐过程中,感受了很法国的越南。
“我这次游胡志明市的小遗憾,就是没有办学参观法国面包的制作过程。”
朋友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他是著名的烘焙师,慕名越南的法国面包,必然有其原因。
当下冒起了感慨,文化是流动的,经常从一地迁往另一处,再与当地的文化交融,交融后又继续流动到另一个地方,再交融,再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把文化酿成酒香四溢,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