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这种经验,和某个人一次闲聊,他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点子,不管多少年过去,偶尔还是会在脑袋里闪过?也许不是一句很重要,或者很有见地的话,不过就是藏在脑里,偶尔会如精灵般跳出来触碰你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有一句话“点头微笑”就一直藏在我的脑海里。
我在十多年前和一群伙伴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实现咖啡馆创业的梦想。那个年头我们都在谈“文化创业”,而咖啡馆和书店是选二择一,最后一群爱喝咖啡的人,就大家筹集一点钱,开了家咖啡馆。
在这群股东里,有一对夫妇和我很谈得来,虽然在合作之前并不认识,但是第一次见面就留下好印象,话匣子一打开就可以聊个不停。
这对夫妇是会计师出身,拥有精明与敏锐的眼光和思维,而且涉猎的知识非常多元化,所以每一次他们来到咖啡馆,我总是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和他们聊两句。假设是在下午的清淡时段,通常我们都可以聊整个下午。
记得他们在参股咖啡馆生意时,也正好是他们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传销行业的时候。在当时,专业人士参加传销不奇怪,但是积极投入的才令人有好奇心。而他们正是这类的专业人士,由于对本身从事的新事业充满热诚,因此来到咖啡馆,聊天的话题里一定也加入传销的点点滴滴,因为我也是他们保荐的对象之一。
有一回,我们聊到关于房地产如何在硬体之外,加强一些人文的元素,来提升整个发展项目的独特性,也可以为产业的未来建立增值的基础。
他们提出了一个蛮有趣,看似简单却不容易的方法:就是人人“点头微笑”。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个新住宅区,里面住在五百户的家庭,这个住宅区也具备许多发展项目的优势条件,例如交通便利、地点适中、硬体设施完善等等。不过,这里的居民有一个其他住宅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人见面,不论熟不熟络,都会很自然的点头微笑打个招呼。
久而久之,这种点头微笑的习惯,慢慢的形成这个社区的一种人文景观,而且也在媒体的报导下,使到这个跟一般住宅区没什么不同的社区,成为城里人人的饭后话题。
然后,开始有人就希望也可以成为这个住宅区的一份子,可是大家都住得很开心,没有人想要搬走,毕竟也不懂还有那个住宅区有这种人情味。结果越没有人愿意离开,外头的人就越希望可以搬进来住,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房价,诱使原有的居民卖房搬家。
当然会有人看在投资回酬的份上,离开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可是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不愿意卖房子,而且幸运买到这个住宅区房子的“外地人”,在实地体验这里的人情味后,也向外边的亲朋戚友大事炫耀自己何等的幸运,如此一来,这里房价又再一次的飙升……
这对夫妇跟我分享这完美的住宅区,所勾勒出来的画面真的确实令人向往。当然,他们只是举例说明,真正要代入的话题是,假如可以经营一个有梦想、有共识、能合作互助的团队,这个团队的个性就可以吸引他人参与,共同走上成功之路,说的就是他们当时正在发展的传销事业。
房地产的价值,从表面上来看,取决于一些主观的因素,例如地点、建筑设计与规格、各类迎合时代需求的设施等。但是这些都是属于建立在硬体上的优势。正所谓你可以选择买哪个单位,但选择不到谁当你的好邻居。
今天的房屋发展渐渐也注意一些人文因素的需求,顾客用一生的时间来供期买房子,除了需要硬体设施的完善、房子结构的完美,保安方面的周全之外,也希望自己是住在“家里”,而非“房子”里。如果今天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人点头微笑的宜居环境,相信其房价也应该可以被炒到天文数字吧!
虽然这个闲聊的话题已经过去很多年,我也还没有看到有这么一个“友善”的社区,不过这个点子却给我很多衍生的想法。
人人点头微笑所代表的,是一个充满“善”的力量的元素,把这个唯有人才能做到的元素,放在社会团体里、放在公司、放在宗教团体、放在学校,放在社区或是如那对夫妇说的,放在住宅区里都会激起令人向往的吸引力,这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宣传费,就可以做到产业增值的效果。
或许这是个纯属个人感觉良好的乌托邦想法,不过放在我们的生活里,每一天和擦肩而过的人,都来个点头微笑,是不是也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善”的力量,也散播希望的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