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心中的巨人哪去了…..

心中的巨人哪去了…..

“爸,你不要乱吐痰!”

“爸,你不能再冲凉了!”

“爸,你不要再洗脸了!”

“爸,你不要再…..”

这是近两年来,每天我们和爸爸的对话。

是的,爸爸病了,是脑子生病了,他得了失智症,也称痴呆症。

老爸

我们真是从来都没有想到爸爸会得这病,在这之前,“失智症”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对这病完全没概念。然而它却在我们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静悄悄地,无声无息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令爱他的子女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接受与面对。

爸爸失智前后判若两人。看到爸爸变成这样,我不禁感慨万千,更是觉得遗憾,每每想起就不禁心酸。八十三高龄的他,原本可以膝下承欢,享受儿孙之乐,如今却成了失智病人,看着他一天天地退化,令我们心疼不已。

从发现到他有“疑似失智”到现在确诊为“中度失智”,差不多有二年的时间。这二年来,我们从不相信到不得不接受,期间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煎熬,不足为外人道,尤其是我妈妈:他今生唯一的结发。

爸爸是很疼惜妈妈的,从来不对妈妈说一句重话,而老妈也是极少向爸爸发脾气的,可以说是相敬如宾。印象中,他俩从来不曾直接喊过对方的名字,只用“老头”及“孩子的妈”来互称,虽然这样,他们感情的深厚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表露无余。所以在爸爸得病之后,老妈难免会有些抱怨,特别是在老爸什么都听不进去的时候。

如今他有如一个迷失方向的老人,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根本无法和我们有互动,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溶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猜不透他到底想什么,从前谈笑风生的爸爸已经不复存在了,特别是在他发脾气时,祖宗十八代都会被他骂上了,连老妈也不能幸免,根本忘了那是他的老伴,他变成一个爱骂人的老人。

以前我对“孝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定要好好对待父母,照顾父母。听闻有人对父母不好,我就会觉很不能理解,是爸爸的失智令我推翻了先前的刻板印象。

我们在照顾爸爸过程中,面对他的无理和无知,有时候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大声喝斥他,可是往往在喝斥过后内心又愧疚不已,理智告诉我们他是“爸爸”,但另一面又忍不住要渲泄情绪,否则自己也觉得快要疯了。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只关心失智病人,却忽略了照顾者的心理感受及所承受的压力,要知道照顾“失智病人”这件事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可是经年累月的一项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深深体会到照顾者心理上的煎熬与挣扎,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感受得到的。

看着爸爸的行为反应一天天地退化,我们深感无力,在沮丧过后还是得面对失智的爸爸,虽然内心很明白是不可能找回从前的爸爸,但是还是心存侥幸,那怕是他一点点的理解能力。

经过两年多来的调适,如今,我们已全然接受“现在的爸爸”,经过两年多来的挫败经验,终于知道要改变失智的爸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是改变自己,我们也从中摸索到照顾及应对的方法。

照顾失智病人要存二心,即爱心与耐心,但面对长期的照顾,人在这方面总有限度,所以爸爸这一得病,我们可说是全家总动员,一起来承担,所以有时会笑称老爸是“太上皇”。

从最初“失智症只是一个名词”的阶段,我们不断上网获取一些相关的医学资讯与常识,增加自己对失智症的认识,也常和家有失智老人的朋友分享心路历程,不断地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及坦然接受事实。如今,我们一家在照顾失智爸爸这件事上,功力无疑是提升了不少,但是游戏还没有结束,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要闯…..。

小时候,感觉爸爸就像一座山,高高的身影,像一个巨人,有他罩着,什么都不用怕;

后来年龄渐长时,他仍旧是我心中的巨人,只要有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而今,看着他佝偻的身影,心中尽是万般疼惜与无奈,老爸,我知道,终将有一天你会完全忘记我们,但是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巨人…..。

(执笔前,心情是犹豫的,写得不好怕丑化他,可是他就是这个样子,我只想和大家分享这一段心路历程,如此而已)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阿娘
她喜欢文字,闲来写上几笔;她喜欢美食和烹饪,有时化身厨房里的女王;她是手作包包达人,在针线之间遨游手工和创意天地;更重要的是,她怀旧,她享受当下的小日子,享受随心所欲的生活。

类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