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吃风专题 > 人物

吃饱太闲空,跟着 壁画 找故事!

Kuching mural art

他的 壁画 藏在古晋的许多个角落,今天我们就来逛一趟萧大师在古晋的十三幅代表作吧!看看你知道这些画是躲在哪里吗?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小男孩, 在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课, 把簿子、 课本, 甚至桌子当画板, 不停地画, 不停不停地画。 老师发现了, 就对他说: “吃饱太闲空啊? 功课不做就知道画画!”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就把“吃饱太闲空”当座右铭,天天蹲在街边画画,从古晋画到西马,从西马画到澳洲,再从澳洲画到美国。后来的后来,整个世界的墙成了他的画板,他用他的画笔为街头...

Trap The Words ,创意学习很好玩!

桌游

Trap The Words 的故事要从2016年,当纳兹米还是一个师训学院生时开始讲起。当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脑子里充满点子和热诚的人。有一次,他和同学 Catherine Janet 同组讨论一份课业时,忽然有了创作一种类似文字图版游戏(scrabble)的字卡型桌游之想法...... 莫哈末纳兹米(Muhammad Nazmi Rosli)在最初开始的行管令期间为了让他内陆地区的学生跟上进度,风尘仆仆地把课业送到学生手里的事迹,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让许多人开始起关注这一个非常...

饭堂卤猪脚 ,与妈妈的厨房好时光。

饭堂

饭堂卤猪脚 - “我是用了三年的时间,不断地研究这道菜的色泽和味道。常常趁家庭聚餐的机会,煮给家里的长辈们吃。这些长辈一路来都有吃母亲卤的猪脚。如果缺了什么味道,或什么食材调味放不够,他们都会给意见。一直吃到他们认为有母亲以前的那个味道了,我才敢推出售卖。” 有一种坚持,叫做小时候的味道。这一种味道,除了是食物的美味,很多时候,还藏着回忆的美好。林世斌——饭堂的号东,也是饭堂的主厨,对食物的味道就有这么样的一种坚持。爱烹饪的他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走进厨房,看着长辈煮出一道道美...

二手书展 ,让好书再活一次

二手书展

一本好书的价格并不能等同其价值,尤其是在古晋一年一度的 Second Time Around Book 二手书展上所遇到的好书。许多爱书人士在现场挖宝时,都会有按耐不住的窃喜,只因挖到了一本好书,一看价格,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眼睛,纷纷惊呼:“真的只卖这个价钱?” 这些飘洋过海而来的好书包括童书、青少年读物、小说、励志书、育儿书、历史书、艺术类书籍、基督教丛书和各种工具书等。标价大多都在RM3.90 到 RM9.90之间,视书的状况而定。凡有买进口书的人都会知道,这些书原价一本都是要好几十块...

姓氏堂号 高挂,你家最美的角落。

姓氏堂号

姓氏堂号 - 书法既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呈现姓氏与堂号的最佳途径之一,透过充满生命力的笔触,令姓氏与堂号在视觉上活起来,创造一种艺术与生活美。 华人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尤其对自家姓氏的执著,更不轻易动摇。 因此,华人散布全世界,哪怕语言文字上已经被同化,但名字里常见还保留着姓氏。姓氏的保留,就是一盏寻根的小灯火,可以追溯家族的来路。 姓氏是一套古老的文化大系统。(图 / 蔡羽) 可以这么说,姓氏是一套古人集体设计出来的大数据系统,有效的记录着宗族和个...

亚答姜糖 ,来自雨林的甜蜜温暖。

砂拉越产品

亚答姜糖 是三大民族合作的好产品——马来人采集的亚答糖,原住民种植的姜,负责加工生产、包装和销售的冯洳燕。 “第一次直接把亚答糖放嘴里品尝,觉得味道很特别,类似椰糖又有不同,而且烹煮过后沉淀物蛮多的,需要一番过滤功夫。” 研发了亚答姜糖的冯洳燕,1990年代从山城怡保嫁到砂拉越时,住在物产丰富的郊区农村,时常接触当地盛产的亚答糖,初次品尝这种天然糖汁时,留下了深刻印象。 糖宴的亚答姜糖推出以来深受欢迎。(图 / 蔡羽) 亚答糖(Gula Apong)被马来西亚农...

杨妈妈纯手工胡椒 ,都会女子从职场到农场的故事。

杨妈妈纯手工胡椒

杨妈妈纯手工胡椒 的诞生,源于杨彩宁选择推出职场,走入农场。她是一个胡椒控,随身包里一定带上一罐胡椒,几乎任何一餐包包里的胡椒都有出场亮相的机会。还记得有次跟她吃饭,她劈头就问:“你知道好的胡椒是怎样的吗?” 这个故事有点戏剧性——没日没夜忙碌的一个都会女子,突然发现不能这样过日子,决定放弃眼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来个大转身,走入她曾经不屑的农场,与心爱的胡椒树打起交道。 杨彩宁坐在我面前说起这段经历,听得出来语气带点激动,眼角有点湿润。因为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亲情的牵绊。...

Mak Borneo, 大地之母入城记。

Mak Borneo

Mak Borneo (慕娘部落)这个名字,大有意思。刘恭维说:“Mak在原住民语言中是吃(makai)的缩写,也有母亲的意思,指的是大地之母。中文的慕娘,则是Borneo的音译,是很早期的译法。” “当年因为参与社区服务,第一次住在长屋里,第一次吃原住民的料理,觉得很新奇。我开始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和原住民那么靠近,却不了解他们的食物和文化?” 我们坐在五脚基,听刘恭维说故事。下过雨的夜晚,风带点凉,沙贝的琴音缭绕。不远处的大妈在忙着炒菜,大叔则主事烧烤,香味一阵一阵乘风...

从地摊到企业,西康石胆油 的疗愈岁月。

西康石胆油

西康石胆油 - 石胆油起初由一位中国老师傅带过来,后来因为师傅要返回中国,所以把走江湖卖草药的技艺传授给了乐意助人的梁宝德师傅,好让他有一技傍身。从老先生那里得到了真传之后,梁宝德在石头胆的根基上不断钻研,另加上16种药材改良研制成供外敷的西康石胆油后,开始走江湖摆地摊卖起自家药油。 小时候没什么娱乐,只要有人在街边卖艺,我总喜欢或蹲或站的看这些师傅级的人马表演。这种跑江湖的行销手法,我们都称它为“卖膏药”,是那个年代华人谋生的其中一个方式,很考验各人的实力。 开始前会以...

猫博物馆 里有她的孩子们

猫博物馆 是个有趣的地方,馆内展出超过4,000件与猫有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一个展区是马来西亚著名女画家叶健一的作品和藏品。展区有关叶健一的简介中,称她为“猫女”(The Cat Woman)。   对世界各地的爱猫者来说,砂拉越古晋的猫博物馆是个有趣的地方,馆内展出超过4,000件与猫有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一个展区是马来西亚著名女画家叶健一的作品和藏品。展区有关叶健一的简介中,称她为“猫女”(The Cat Woman)。 叶健一是资深画家叶逢仪的女儿,自公元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