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吃风专题 > 梦娜 其实不是女人

梦娜 其实不是女人

梦娜 曾经被英国大文豪毛姆(Somerset Maugham)写入他的著名小说《黄色条纹》(Yellow Streaks)里,事缘毛姆在1929年到访,亲身体验过 梦娜 之汹涌,险些就葬身潮水之中。

 

话说第一次看“梦娜”,印象特别深刻。

那个下午,鲁巴河很宁静,水位很低,流水缓慢。岸边有个突出的平台,屋顶是砂厘片,有几张老旧的木椅,可以让人在炎热的午后稍歇。平台旁边的山丘上,长着一棵魁梧的印度木棉树,树的旁边是一座19世纪的古堡。

我们在平台坐下,身边有人在垂钓,有人在打盹,有人在阅报,有人翘着二郎腿叨着烟打发时间。不远处的大码头上,几位身材健硕的工人在整理货物,看来准备收工了。镇上的声音偶尔传到平台,都是些琐碎人声车声。河的对岸,零星的几座马来村屋,唯一的动静是炊烟,渗透亚答屋顶轻轻扬起。

梦娜
鲁巴河宁静的暮色。(图 / 蔡羽)

越是接近傍晚,人潮渐渐多了,大家在河边找个地方,或坐或站,看起来都没什么事。镇上的人说今天可以看“梦娜”,可是没说“梦娜”几点到。我们琢磨可能没那么早,小镇的人大概比较悠闲,下班后来河边溜达。

和朋友说话间,人潮突然起了小骚动,有人手指河的一端,喊“梦娜”。我一惊,循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河转弯的地方,私有若无,好像有那么细细的一条白练,横亘在河道上。

梦娜
梦娜席卷两岸。(图 / 蔡羽)

看了片刻,确定那条白练有在移动。随着白练的靠近,耳边也隐约传来水浪的吼声,而且越来越清晰。这时发现原本停泊在岸边的大小船只,已经移到河中央,闪避潮水的袭击。

当白练到了数百米的距离,清楚可见汹涌的浪潮席卷两岸。此时的画面和声音,大概类似海啸吧,待潮水抵达平台拍打在石壁上时,几卷水花竟然跃上10几呎的平台,站在栏杆旁边的数人急急闪避,我们也差点就被打湿。

是的,这个潮水现象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梦娜”

 

……梦娜的凄美故事……

“梦娜”一词,源自Benak,据说是当地原住民伊班族的语言,意思是潮汐。这个潮水现象出现在砂拉越第二省斯里阿曼城,起因于鲁巴河河口与河道大小悬殊,涨潮时进入河道的流水被挤压而形成潮水,从远处拍岸而来。这个独特的地理现象,与中国钱塘江的潮水类似。

梦娜曾经被英国大文豪毛姆(Somerset Maugham)写入他的著名小说《黄色条纹》(Yellow Streaks)里,事缘毛姆在1929年到访,亲身体验过梦娜之汹涌,险些就葬身潮水之中。

梦娜
惊险刺激的梦娜水上滑板。(图 / sarawaktourism.com)

揭开梦娜的神话故事,原来“梦娜”是个男人,某日与妻儿在鲁巴河边漫步时,无意中将一名男子撞落河中。该男子怀恨在心,第二天趁着梦娜与家人再次到河边散步时,突袭他们。可怜的梦娜因此被杀害,而他的妻儿则逃过一劫。此后,梦娜的妻儿每天都在鲁巴河巡视和等待复仇的机会,最后变成怒气冲冲的潮水。

如今,鲁巴河边每年举办“梦娜节”,有各种热闹的活动和比赛,成为砂拉越重要的常年旅游项目。

梦娜每日经过鲁巴河,遇上农历初三和十八时潮水特别大,也特别壮观。梦娜过处,立刻完成涨潮,有人说梦娜的浪峰有多高,潮水就涨多高。

 

……斯里阿曼,和平城镇……

斯里阿曼(Sri Aman)前称为Simanggang,名称源自城镇旁边一条名为Sungei Simanggang的小河,中文译名是“成邦江”。资料上有一说“Simanggang”来自潮语和伊班语的结合,有“死光光”的意思,很是不雅。

梦娜
斯里阿曼是砂拉越第二省的宁静小城。(图 / 蔡羽)

所幸Simanggang的中文译名,其实译得很美——成邦江。这个译名,除了符合原文谐音,把它理解成“在江边成邦”也很传神。

梦娜
斯里阿曼的早晨市集。(图 / 蔡羽)

成邦江和古晋、诗巫,是砂拉越最早成立的省份,皆成立于1873年6月1日。到了1974年3月,成邦江才改称斯里阿曼(Sri Aman),以纪念1973年10月21日,政府和砂拉越共产党在这里签署和平协议。“Aman”一字在马来文里就是“和平”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又被称为“和平城”,以白鸽为地标。

 

……梦游爱丽丝堡……

在鲁巴河畔、斯里阿曼市中心旁的山丘上,有一座爱丽丝堡,只需搜寻维基百科,就可以读到:“砂拉越第一位白人拉者詹姆士·布魯克为了巩固布鲁克王朝在砂拉越的政权,于1849年在诗里阿曼省实克兰(Sekrang)建了一个堡垒。其堡垒则以詹姆士的名,命名为詹姆士堡垒(Fort James)。由于詹姆士堡垒处于低洼地区,时常发生水灾,所以詹姆士堡垒于1864年被拆毁而搬迁至当时的成邦江镇。之后此堡垒被命名为爱丽丝堡垒(Fort Alice),是布鲁克王朝第二位拉者查理斯詹森布魯克妻子之名。爱丽丝堡垒也对多次之后的远征起了很大的作用”。

梦娜
斯里阿曼遗产博物馆。(图 / 吴晓彬提供)

2015年,这座一度残旧破败的古堡,经过一轮修复后,已经规划为斯里阿曼遗产博物馆(Muzium Warisan Sri Aman)。然而对当地人来说,依然习惯以马来语叫它Kubu。

往事如烟,历史如梦,爱丽丝堡见证过的百年岁月,你又读懂多少?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