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烈达堡 内窄小的旋转木梯,走起来有点“惊心”。就 建筑学 来说,这是最节省空间的设计;而现实中哪一次的向上爬,又不是如此回转而且必须如此小心翼翼呢?最后一截小楼梯最难走,但那是登上 古堡 天台的必经通道。从天台上的垛口望出去,悠悠白云之下,河对岸的 百年老街 尽收眼底。我不确定在百年前,白人拉者 有多少次从这里望去,计算着 江山 的灯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童年时的堡垒——
白色的,高高的,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高处远望,若有所思等候着谁。夜晚,会有一位王子骑着白马,来到堡垒下,与公主四目交投,眼波流转。然后公主会垂下长长的黑发,让王子攀着黑发,登上堡垒。之后,大概就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古晋的砂拉越河畔,也有这样的一座堡垒,藏着童话般的浪漫故事。

♦ 玛格烈达的礼物
19世纪下旬,年轻的玛格烈达(Margherita)穿越遥迢海路,从英国来到婆罗洲,跟着新婚的丈夫住在开埠不久的小镇古晋。她的丈夫是查尔斯布洛克(Charles Brooke),刚刚接受已故舅舅的委托,以国王的姿态管理着这片土地。尽管如此,玛格烈达面对四野的莽莽丛林以及热带的酷暑时,难免心存去国怀乡的感伤,她毕竟太年轻,而家又太远。
玛格烈达的心情,查尔斯当然看在眼里。或许为了博伊人一笑,查尔斯把一座新建的堡垒当成礼物,送给深爱的妻子,将之命名为“玛格烈达堡”(Fort Margherita),以此见证两人的相爱相惜。
玛格烈达堡位处河边山丘之上,楼高三层,俯视着流水和对岸的老城区。这座百年古堡拥有一座瞭望塔和数座炮台,高耸的围墙上撒满玻璃碎片,而院子在早年权充刑场。二次大战时,这座白色古堡险遭日军炸毁。到了1971年,古堡被规划为警察博物馆,展示各种古董军火、军警制服等。2016年9月,玛格烈达堡辟为“布洛克家族展览馆”(Brooke Gallery),并由布洛克基金会负责管理。

♦ 布洛克家族
布洛克家族从1841年开始,统治砂拉越长达105年,直到二战以后在1946年将砂拉越让渡给英国。这个家族先后有三位统治者——即詹姆士、查尔斯和梵纳,官方称其为白人拉者(White Rajah),当时的华人也习惯称呼他们为越王。
布洛克家族的统治有功也有过,他们为砂拉越引进比较现代西式的管理方式,让这个原属汶莱苏丹王国的小村落迈向繁华;然而在这期间,也发生过不少屠杀事件,成为统治上的污点。而布洛克时期留下的许多老建筑,如今已成为砂拉越重要的旅游景点,美丽的玛格烈达堡无疑吸引着许多游客的瞩目,从对岸渡河而来一探究竟。

站在古堡之下,举头望向高处的窗口,当然你不会看到有公主在等你。但是你会看到由红、黄、黑组成的十字徽章,那是布洛克政权的国徽,至今仍深嵌在古堡墙上。穿越厚重的木门与城墙,进入古堡大厅,迎面而来的第二扇木门内张挂着首任白人拉者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oke)的全身画像,而木门旁则放置一台大炮。
在武力至上的时代,一个西方白人来到婆罗洲热带雨林,如何透过征服、笼络、威吓、取信而建立一方政权,而且延续三代百年,这件事充满传奇色彩。在白人拉者留下的古堡中,从底楼开始逐层观看墙上的老照片,细读照片旁边的说明,端详陈列在各处的文物,或许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还有叹息。

♦ 江山已远
玛格烈达堡内窄小的旋转木梯,走起来有点“惊心”。就建筑学来说,这是最节省空间的设计;而现实中哪一次的向上爬,又不是如此回转而且必须如此小心翼翼呢?
最后一截小楼梯最难走,但那是登上古堡天台的必经通道。从天台上的垛口望出去,悠悠白云之下,河对岸的百年老街尽收眼底。我不确定在百年前,白人拉者有多少次从这里望去,计算着江山的灯火。

说江山或许太沉重,古堡毕竟已经转身,以旅游景点的姿态华丽迎宾。而那个攻城掠地的时代,交回给历史的一笔记录。
所以,身处古堡,我们还是怀想童年时那扇有长发公主的窗,以及接受礼物时年轻玛格烈达的一笑,这样比较有趣。

玛格烈达堡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9时正至下午4时45分(州长诞辰、劳动节、马来西亚日休假)
玛格烈达堡入门票
本国人:RM 10
外国人:RM 20
特别价:RM 5
儿童(7岁以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