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吃风专题 > 在 陈旭年街 ,摸索南洋的日常。

在 陈旭年街 ,摸索南洋的日常。

陈旭年街 有两个面貌——晚上的夜市人潮拥挤,摊贩沿街,大多由印裔和巫裔在经营;传统店家则在白天营业,像我这种喜欢一窥新山老街风貌的旅客,自然就要起早,从 陈旭年街 的古早味开始时光之旅。

 

马来司机指了指左边:“那里每晚都有夜市,很热闹的,你们应该去看看。”

话音刚落,车子已经绕了过去,片刻就停在黄亚福街,我们的酒店前面。隔天去夜市,才发现那正是陈旭年文化街(Jalan Tan Hiok Nee),也是此次到新山的其中一个目的地。

陈旭年街有两个面貌——晚上的夜市人潮拥挤,摊贩沿街,大多由印裔和巫裔在经营;传统店家则在白天营业,像我这种喜欢一窥新山老街风貌的旅客,自然就要起早,从陈旭年街的古早味开始时光之旅

陈旭年街
陈旭年街是以19世纪的大港主为名。(图 / 蔡羽)

1/   大港主的传奇

柔佛的开发,有赖于“港主制”的推行,吸引了无数华人到来开垦。潮州人陈旭年(1827-1902)靠着与天猛公阿布峇卡的良好关系,在1850年代获委为港主,开始在柔佛从事甘蜜和胡椒的种植。到了1864年,阿布峇卡继任为柔佛苏丹,更将10个港口交由陈旭年管理,致使陈旭年以39岁的青壮之龄,崛起成为马来半岛最大的港主,建立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成为柔佛苏丹重要的伙伴,更被授予“资政”的头衔,后来在新加坡建有一所“资政第”,已经成为受保护古迹。晚年,他回归潮安故居,在1902年逝世,享年75岁。

陈旭年街
拱门两旁以甘蜜和胡椒为设计元素。(图 / 蔡羽)

陈旭年街位于纱玉河(Sungai Segget)西岸,据说原为陈旭年打造起来的市集。纱玉河的名字,源自英文sea gate(河口的闸门),早年华人就是从新柔海峡进入纱玉河,聚居在河流的两岸,建立市集和古庙。

陈旭年街
甘蜜和胡椒是新山开埠时期的重要经济作物。(图 / 蔡羽)

由于是百年老街,陈旭年街显得比较窄小,全长只有数百公尺,两旁都是古旧的双层店屋,间中有许多旁支小巷。2009年,配合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设立,陈旭年街也逐步进行提升与美化,并设立了前后两座拱门,以“文化街”的概念成为新山旅游地标,传统行业与新兴进驻的创意小店,还有热闹的夜市,重新激活这条老街。我觉得陈旭年街周边的小巷,其实也藏着很多有趣的内容,值得游人深入发掘。

陈旭年街
日常的陈旭年文化街。(图 / 蔡羽)

新山的开埠和发展,潮州人居功至伟,而先民主要的经济活动,就是种植甘蜜和胡椒。因此陈旭年街的拱门和装潢,就以这两种经济作物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师乃柔佛当地艺术家。

 

2/   甡兴的面食惊喜

陈旭年街
充满油香的甡兴干捞细面。(图 / 蔡羽)

我是因为“甡兴”这个招牌而走入这家老茶餐室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对面食的不可抗拒,因此看见茶室门口的面档,自然就觉得应该以一碗面来开始那个早晨。

我点了面,朋友点了米粉,我们交换吃了都觉得很好,油香四溢,面条和米粉又细又Q,而淋在上面的特调辣椒酱是咸香的潮汕风味,很有加分的效果。

陈旭年街
“甡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图 / 蔡羽)

离开时,我再次打量了一下“甡兴”这个老招牌。店家用上这个罕见的“甡”字,那是很深的期许,也该是对自己这门生意的承诺吧。

 

3/   锦华,老海南的晨光。

陈旭年街
锦华浓浓的老海南风情。(图 / 蔡羽)

晨光斜斜照入,街角的锦华茶餐室在人行道上架起五颜六色的太阳伞,老饕们躲在伞下享用着海南面包与咖啡,还有据说香名远播的椰浆饭。锦华是陈旭年街的味觉地标,我们刻意选在人行道上的位子,点了咖啡和茶,以及海南夹心面包与圆包,可惜的是椰浆饭慢了一小步,眼睁睁看着最后一包落到别人的桌面。

陈旭年街
在转角看见成排太阳伞,那就是锦华茶餐室了。(图 / 蔡羽)

我特别喜欢锦华的夹心面包,是很传统的做法——抹上咖椰和牛油,略微烘烤,口感带酥脆,咖椰和牛油的香味在口腔流转。啜一口浓香的咖啡,我心想这样就对了,老南洋是这样醒过来的

 

4/   协裕面包西菓厂

陈旭年街
百年老店协裕面包西菓厂,仍然沿用柴火。(图 / 蔡羽)

与锦华正对面的协裕面包西菓厂,肯定是陈旭年街上最值得探秘的文化标志。不起眼的小店面,遇面包出炉的时段,人龙蜿蜒,耐心等着买面包。我们走过去拍照时,店家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入店内,大方的任由我们观看烤面包的过程,而且有问必答。

陈旭年街
人潮逐香而来。(图 / 蔡羽)

这是老店家的一份自信,除了制作和贩卖面包,店家在做的是文化推广,有更深的意义。于是,我们在略微昏暗的光线里,在巨大的烤炉前,观看店家烧柴起火、清理烤炉、放入面团的连串动作,老掌柜在一旁细心讲解。间中,也进来一批新加坡游客,大家又是拍照又是惊叹,店家也都微笑应对。

陈旭年街
将面团放入砖窑烤炉。(图 / 蔡羽)

协裕面包西菓厂创业于1919年,烤面包用的砖窑是殖民地时期由英国人所制造,由此可以知道嗜吃面包的英国人必然是协裕的主顾。这次参观协裕,唯一可惜的是没有遇上香蕉蛋糕出炉的时段,据说那可是店里的招牌!

陈旭年街
面包正在烘烤中。(图 / 蔡羽)

5/   文创小店SENSO

烈日炎炎,走入洋溢咖啡香的SENSO,内心一阵清凉。这所由年轻人经营的文创小店,有各种创意小商品,也卖咖啡和蛋糕。小店二楼时有艺术展,店里也经常办手工课程,我们在店里参观时,就有几位游客在上手工课。

陈旭年街
精致的Senso文创小店。(图 / 蔡羽)

我特别留意到有几个系列的商品以猫狗为主题,画作很生动可爱。掌店的年轻人告诉我,这位艺术家是动物爱好者,特别关心流浪猫狗,创作的素材都来自于此。这系列的作品也作为慈善用途,部分收入捐出以协助安顿流浪动物。

陈旭年街
一杯玫瑰拿铁解旅途疲劳。(图 / 蔡羽)

稍作休息当儿,必然要来一杯咖啡,我点了玫瑰拿铁。撒在拿铁泡沫上的玫瑰花末,视觉上已经令人心动,喝上一口——咖啡香、奶香和玫瑰香,迅速安抚了旅途的劳顿

 

6/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陈旭年街
文物馆的大门。(图 / 蔡羽)

认识新山的开埠与发展史,必须走一趟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这座位于依布拉欣路,背靠陈旭年街的文物馆楼高三层,原为新山中华公会的会所。2004年,该会他迁后,眼见老城区的历史遗痕逐渐消失,于是便在文史界的协助下,将有关老会所规划为文物馆,以“保存祖先历史,留给子孙未来”为使命。2009年,文物馆隆重开幕,后来也带动陈旭年文化街的形成。

陈旭年街
馆内详细说明新山开埠历史。(图 / 蔡羽)

文物馆底楼是接待处与新山华社大事记简介;二楼则将有关历史点滴以影像和文字加以说明,特别重点叙述新山发展史、人物和地貌变迁;三楼则集中说明甘蜜、胡椒等经济作物的历史。

 

7/   柔佛古庙的五帮精神

第一次听见柔佛古庙的大名,是在1991年,因为古庙山门被拆而引起马来西亚华社的震撼。当时正当少年,没有太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但也因此有了一个印象——古庙和新山华社密不可分。如今,柔佛古庙一年一度的游神盛会,已经不止是新山的盛会,吸引很多邻近地区人士特地去参与,祈求平安。

陈旭年街
柔佛古庙山门和围墙。(图 / 蔡羽)

柔佛古庙据知是由义兴公司的陈旭年和当时的新山各属人士所建,没有确切建庙年份,根据庙里的古迹来推测是在19世纪末。庙里供奉着五帮的神明——潮州帮的元天上帝(大老爷)、福建帮负责的洪仙大帝、客家帮负责的感天大帝、广东帮负责的华光大帝和海南帮负责的赵大元帅

陈旭年街
庙的正门上书玄天上帝。(图 / 蔡羽)

入庙膜拜,观赏潮汕与闽南风格的建筑细节,在宁静肃穆的氛围中想像又一章南洋史,以及从这座古庙延伸出来的文化环境,新山因此成为半岛最南方的文化重镇,这座古庙所凝聚的精神气场何其强大

 

8/    一碗辣沙费思量

离开古庙越过马路时,正好站在一个辣沙档面前,不免打量了一眼。卖辣沙的两位女生笑盈盈说:“来一碗辣沙就对了!”

陈旭年街
吃到传说中的新山辣沙。(图 / 蔡羽)

我很“听话”的点了一碗辣沙米粉面,然后站在档口前看她们煮辣沙,注意到她们淋上辣沙汤的动作至少重复了三次——淋上后倒回去,再淋上再倒回……

陈旭年街
煮辣沙过程中讲究小细节。(图 / 蔡羽)

新山的辣沙比较咖哩和椰浆味,汤头还有虾味和米香,而配料主要是豆卜、鱼丸,这个档口还加上鲜蛤。吃着时,朋友问我像古晋的叻沙吗?我说:“在我印象里的1980年代,古晋也有类似这种口味的叻沙。”可惜的是,当时年幼,没有注意细节。

华人南来,抵达新加坡后再分别转往新山或古晋,而两地的叻沙(辣沙)是否也有渊源?

 

9/   喝我霍有用凉茶

陈旭年街
旅途炎热,来一杯凉茶是必要的。(图 / 蔡羽)

华人先民南来要面对很多考验,其中之一就是赤道的酷暑,因此从中国家乡带来很多解暑秘方,凉茶铺即成为一门好生意。之前便知悉陈旭年老街一带有一家闻名的霍有用凉茶,这次当然要摸上门来一杯苦口凉茶,一解旅途中的暑气。

陈旭年街
霍有用凉茶已经传承三代人。(图 / 蔡羽)

这家转角的小铺子,创办人正是霍有用,据知已历三代人。典型的凉茶铺柜台,旁边“霍有用凉茶”大字招牌下写着“祖传秘方”四个字,柜台下则写上“喝我霍有用凉茶,助于新陈代谢去除体内热气,增加抵抗力”。

陈旭年街
祖传秘方,解得了暑气,可解得了先民的乡愁?(图 / 蔡羽

点了一杯凉茶,身边的友人喝一口喊一声“苦”。想起儿时喝凉茶、汤药或擂茶什么的,家中老人最忌我们喊苦,“正确”的说法是——甘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