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慢读 > 慢读志011

慢读志011

目录:

1 / 主编有话 | 阅读不“分科”

2 / 推荐阅读 | 霍金先生,祝你生日快乐

3 / 出版资讯 | 南洋茶事—— 一段南洋工夫茶与在地茶文化的印记之旅

4 / 阅读抄录 | 张爱玲最爱吃的菜

5 / 奈米小说 | 芳芳

6 / 阅读故事 | “观其大略”读书法

7 / 读瘾语录 | 腹中空虚

8 / 经典小读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主编:蔡羽

 

——————————————————————–

 

1 / 主编有话:阅读不“分科”

两天前跟朋友聊天,说到分科本来只是为了方便学习,世事从来就不“分科”的。怎么说呢?比如文学家必须懂一些科学,对创作有帮助;科学家也必须懂艺术,因为科学的发明不能没有如艺术家的大胆创想;艺术家当然也要懂历史,才能在创作时做不同维度的思考。

这个思维延伸到阅读也一样,我们或许偏爱某些类型的书,但如果不抗拒其他种类的书,读得稍微广博一点,眼界和思维能力就不同了,而且还会对你的“本科”有很大的助益。要说阅读的乐趣,这就是其中之一。(文:蔡羽)

 

2 / 推荐阅读:霍金先生,祝你生日快乐

慢读志
图片来源 / plays01.com

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伽利略曾因坚持“日心说”而激怒教会,被判处终身软禁。霍金对伽利略有一种很强烈的认同感,认为他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多,但也表示自己不想分享伽利略的噩运。

霍金的声誉有多高?举个例子,他曾经是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这是剑桥大学授予数理相关研究者的最高荣誉职位之一,且同一时间内只授予一人。当年的牛顿、保罗·狄拉克等科学巨匠也都获得过这个荣誉。(文 / 汪花生)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YzSmByHXFsAwj_rQ9FgkQ

 

3 / 出版资讯

慢读志

《南洋茶事—— 一段南洋工夫茶与在地茶文化的印记之旅》

姚斌奕 | 唐艺轩 | 2017年10月

一张一弛,一稳一晃,一水轻注,沏的是茶,紧握是器,触动的却是人心。茶文化的开展,在各家孜孜不倦的自发传承下,那一道道淌满了在地民俗与心得的溪流,间接或直接的,都终将汇聚出一条足以奔腾四海,且让全球无法忽视的南洋茶饮文化之流。“南洋茶艺”呈现的是一种人与茶在赤道线上的美好相逢。从一定要拜访的茶人前辈,到一定要朝圣的茶行雅舍,直至非藏不可的老茶器皿。最终所愿的,都只是想于那一呡一呷中,寻觅到彷彿置身化境的味觉感动。

(姚斌奕,男,一九八四年生,吉隆坡甲洞人,祖籍福建莆田,毕业于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电脑科学系,现职PayPal国际金融资深内部谘询员,及兼任马来西亚南洋印记茶文化协会秘书长。笔者在近五年多埋头录写所经历,或助策划,或担任文创主笔、报导人与主讲人之大小茶文化及活动逸事。)

♦ 本出版资讯由有店网络书店 http://got1shop.com 提供

购书链接:https://got1shop.com/goods.php?id=301489

 

4 / 阅读抄录:张爱玲最爱吃的菜

苋须细摘嫩尖,干炒,加虾米或虾仁,更佳。不可见汤。——《随园食单·杂素菜单》

从小就听大人说,苋菜与甲鱼是不能同吃的,还有葱子和蜂蜜、柿子和螃蟹也是不能同吃的。那时对这些食物之间的相克,感到很是神秘,也的确没见过大人们敢去轻易一试的。

不过在那些缺肉少油的日子里,几乎不可能拿一只甲鱼这种大滋大补的贵族青年来和苋菜这样的贫民女儿搭配。那时就只有一种吃法,素炒。至于袁老先生提到的“虾米或虾仁”王子,在那时永远只能是苋菜丫头的梦中情人。

后来到了成都,一次诗人卢泽明(吃货)请我到玉林一家小馆吃饭,中间上了一道“粉蒸苋菜”,让我眼前一亮:粉蒸肉吃了那么多,还真没吃过粉蒸苋菜。泽明说:把苋菜拌上现炒的花椒米粉,加入豆腐乳汁、鸭油调和,用猛火蒸熟就成了。

对苋菜的向往和痴迷,美女作家张爱玲恐怕要数第一。张爱玲记述她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常去对街的舅舅家吃饭,而每每母亲会带一份清炒的新鲜苋菜。

慢读志
图片来源 / www.kaixian.tv

在张的笔下,这道菜是色彩丰富、性感怡人的:“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张爱玲对苋菜的把握绝对是美食家级别的,她说:“炒苋菜没蒜,简直不值一炒。”蒜瓣在这道江南鲜味中,充当的是小蜜的角色。

与上海的称呼不同,我们老家酉阳把苋菜叫做蔊菜或者天仙米。蔊菜这一说法很古老,《本草纲目》中就说:“蔊菜生南地,田园中小炒也。”张对苋菜非常有画面感的这段描述,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记忆,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做苋菜,加了一点醋炒,可以把饭拌得非常红而且香。把米饭染红了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有乐趣,可以增加食欲。

苋菜不仅是美食,还是良药,中医认为它清热解毒,可以收敛止血。记得小时候我拉肚子,母亲就炒醋溜苋菜,加比平常更多的蒜,让我吃,一般吃两顿就好了。清代名医王世雄有部《随息居饮食谱》,其中提到苋菜:“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并提到几种做法,蒸苋菜、苋菜汤、烩苋菜等。烩嫩苋菜头的做法是,苋菜头加鸭蛋白、鸡汤烩,味道更是鲜美。

书中还讲了一个故事:清代雍乾年的名医徐大椿曾见一人患头风,痛得不得了。一个乡下人教他用野苋菜煎汤,装在壶内,将两眼就壶口蒸汽熏之,渐至见光,终于复明。这说明苋菜这个东西虽廉价,但确实不可小觑。

苋菜是江南西南一带常见的青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都有出名的菜式。比如川菜中有一道“红柿绿苋”,是用酿肉的西红柿配苋菜做汤。粤菜中有一道“蟹蓉烩苋菜”,具体做法是:把苋菜洗净,用热水汆熟,蟹肉洗净,加一点牛奶和蛋清调成蟹蓉,油锅烹入料酒后,下胡椒、盐,下苋菜、蟹蓉、勾芡,同时下牛奶,盛碗后再洒上火腿末成菜。

淮扬菜里有一道“胭脂汤丸”:红苋菜煮汤捞起,汤沥清后再用;将苋菜剁细与肉末或鱼末同拌,加芡粉搓成小丸子。苋菜汤放荤油锅中煮沸,遂将小丸子倾入,上下兜转数回,即以瓢兜起上碗,为食客所意想不到之佳馔。这种烹制方法恐怕是给苋菜的最高礼遇了。

苋菜本是野菜,野苋菜味道更佳,清人顾仲在《养小录》中提到:“灰苋菜,熟食,炒、拌俱可,胜家苋,火证者宜之。”苋菜实际上分红绿两种,清人薛宝成《素食说略》记:“苋菜有红、绿两种,以香油炒过,加高汤煨之。”这种做法也很妙,因为先炒再煨更能使之香浓,更凸显苋菜的鲜美。(文:二毛)

♦ 摘录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

 

5 / 奈米小说:芳芳

慢读志
图片来源 / drawingofsketch.com

中秋节那晚,她终是没忍住,用新号码拨响了他手机。

当第一声“喂”传入她耳时,她的心都碎了!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渴望听到却又害怕听到的声音。那一刻,她想哭,想肆意地哭!

他是个优秀却已有家室的男人。面对这样一个深爱却又不可去爱的男人,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当第二声“喂”响起时,她颤抖着捂住了嘴,泪如决堤的江水。她慌张地挂了电话,还马上关了机。她没勇气开口,她只怕一开口,自己努力了几年的遗忘就会付之东流。

还是没忍住,她又开了机,给了他一条祝福短信。

“你是芳芳吗?你一定是芳芳对吗?”很快,他回信了。

看着短信,她趴在了桌上,失声痛哭。她的心在滴血、在碎裂……是的,她爱过他,爱得执迷不悟……可她并不叫芳芳。

该结束了!(杨丽平)

♦ 转载自“写手”微信公众号

 

6 / 阅读故事:“观其大略”读书法

慢读志
图片来源 / pic.qiantucdn.com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7 / 读瘾语录:腹中空虚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 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阅读观

 

8 / 经典小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慢读志
图片来源 / img1.artron.net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念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所幸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就是在遭贬的这段期间内写成的。

 

  完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