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纸,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打印纸、报纸、面纸等,你是否听说过瓦楞纸?
所谓瓦楞纸(corrugated fibreboard),又叫瓦通纸、纸皮。它是制作纸箱常见的用料,在上下两张衬纸之间黏上呈波浪状的芯纸。瓦楞纸做的纸箱比同体积大小的木箱轻,但具有硬度可以保护被包装的物品不被损害。
此外,它容易剪裁,可以制成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纸箱,而且外部还可以印上不同色彩图案或文字符号。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相对便宜,而且搬运起来也比木箱轻松。因此当瓦楞纸箱于1871年被推出作为包装及运输用途时,迅速地取代了木箱成为主流用料。
话说瓦楞纸并不是一开始就拿来做为纸箱用料的。它的起源是作为帽子的内衬。1856年,英国的爱德华兄弟把卡纸折成了波浪状,放在他们制作的黑色礼帽内来保持帽子的形状,而且还可以通风、吸汗。这据说就是瓦楞纸的雏形。
1871年,纽约的Albert Jones把这种波浪状的卡纸黏在一平面纸上,利用这种单面的瓦楞纸来包装玻璃瓶及玻璃灯罩,并正式将这种设计申请成为专利。1874年,这种单面的设计由Oliver Long进一步改良成为我们沿用至今的瓦楞纸。
早期瓦楞纸一般作为灯泡、化妆品玻璃瓶、玻璃工艺品的缓冲垫及区隔板。后来,它取代木箱成为水果等农产品的包装盒。近年来,瓦楞纸亦被用来作为手工艺材料。手工艺专用瓦楞纸一般是只有单面的衬纸,而且颜色的选择也比传统的白或棕褐色多。除此之外,瓦楞纸亦被有巧思的创意人开发成一些意想不到的用途,比如做纸质家具等。
在台湾台中就有一个称为“纸箱王”的创意园区。它是台湾最早以纸为主题的观光创意园区之一。除了园区的造景布置等有许多瓦楞纸箱的利用,纸箱王亦出售一些文创商品,比如瓦楞纸纸制摇摇马、儿童玩具车等。园区内的主题餐厅就连用餐的桌椅都是由瓦楞纸纸箱材料制作而成。
我虽然不曾亲自到过那里,但听一些去过的朋友说,是个有趣又好玩的地方。有机会到台中旅行的朋友,可以考虑到那里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