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红红的日子里送你暖暖的贺卡

红红的日子里送你暖暖的贺卡

几天前和朋友林大及老杨约见面喝咖啡,临别前递上了自己和朋友合作设计印制的贺年卡。林大说:“我好像很久没有收到贺年卡了。”其实,我也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送贺年卡了。那天拿着一叠贺年卡到邮局要寄出的时候,才惊觉国内的邮费早已从三毛钱涨到八毛钱了。

自己亲手设计衍纸造型,再搭配朋友的设计,成了专属的新年贺卡。(图 / 马湘茹)

记得以前小学、中学快过农历新年的时候,贺年卡一买就是一大叠。常常是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买贺年卡。我们就站在书报社的五脚基,在一大片不同设计风格、颜色造型的贺卡前挑选自己的心水卡。爸爸选卡片寄给他外地的亲友,而我则选卡片送老师和一些交情不错的同学。

送老师的贺年卡我一般都选典雅庄重的设计,送同学的则都选好玩幽默的,而且不同的同学我还会斟酌送不同的设计。最后,亲自在每一张红彤彤的卡上工整地写下对方的名字和祝贺语,然后再亲手递给对方。那时候,送贺年卡是何其“神圣”啊!

大学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仍然保持寄贺年卡的习惯,还会给在不同地方的几位挚友寄贺年卡。但后来,随着电子卡的出现,寄贺年卡就换成寄电子卡了。近年来,随着网上社交媒体的发达、还有各种如微信、Whatsapp 等手机社交软体的出现,电子卡早已被淘汰了。

说到贺年卡,因为好奇的缘故,我在网上谷歌了一下它的由来。这才发现,原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当时的贺年卡是木制的,称为“名刺”。这上面刻有自己的名字,一般是作为介绍自己之用,但后来演变成带有“亲自来贺年”的意思。

名刺大多用于官场和文人墨客间。由于当官的一般关系众多,过年时除了上司及一些必要亲自拜年的,其余的就会给对方送名刺。这个送名刺的举动就叫“投刺”。到了宋代,开始有人把一些贺年之辞写到名刺上,赋予了它贺年的性质。当时,不少当官的因为来投刺的实在太多造成干扰,于是干脆在家门外挂个箱子让人投刺,并美名为“接福”。这习惯就这样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寄贺年卡。

不管是亲手制作的还是亲自挑选的,收到的时候还是会感动一下。(图 / 马湘茹)

至于今年为什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动念想要自己印制贺年卡?其实是因为前些时候,昔日大学同窗考获博士时,我给他寄去了一张自己手写的祝贺卡。他收到后,特地信息我说:感动啊,我很久很久没有收到卡片了!所以,我想说不然今年我自己动手来做贺年卡送朋友吧。但由于衍纸贺卡十分耗时间精力,我没法量产,所以就和搞设计的朋友合作,请他们帮我把作品拍起来,再搭配设计印制成贺年卡。

我想,不管是亲手制作的或是在书局精心挑选的贺年卡,对于收到卡片的人来说,握在手里的感动和喜悦是会暖上心头的。细细读着寄卡人的祝贺语,然后轻轻地放下贺年卡,回想过去的种种,原来转眼又是一年。但不管人事如何变迁,知道你安好,仍然记挂着我,这样就足够了,不是吗?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马湘茹
『Paper N Quill』当家的,『9号课室』园丁,是典型的书虫。本来规规矩矩地在实验室里做分子生物学研究,因为一次不规矩的出走而闯入纸世界玩得不亦乐乎。除了玩纸,也喜欢养多肉、写写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