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吃风专题 > 艾叻沙 ,名人光环背后的一步一脚印。

艾叻沙 ,名人光环背后的一步一脚印。

艾叻沙 的创始团队四个人,分别代表砂拉越和台湾,有砂拉越人将本土文化推出去的念头,也有台湾人对砂拉越的迎接。而 艾叻沙 的经验,是一次婆罗洲走向国际的实验,我们看到两个在地元素的巧妙结合,却又无损各自的风味。这里头的启示是——全球化的基础,立于对在地性的尊重。

艾叻沙脸书专页的简介文字是这样的:

台湾吃不到的砂拉越叻沙!现在我们把它带进台湾!

全球50大美食的第7名,生前必吃美食

你还在等什么呢?

艾叻沙

这道源自婆罗洲岛马来西亚砂拉越的美食,汤头里隐藏着30几种辛香料,自从1940年代出现在古晋市的街头,即成为古晋人的寻常早餐,并逐步发展为砂拉越的味觉标签,扬名国际。美国名厨兼电视节目主持人安东尼•波登曾经特地到古晋寻访这道美食,并形容砂拉越叻沙是“天堂的早餐”,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63,一起吃叻沙……

2017年6月3日,位于台北西门町的“艾叻沙创始店”开业,吸引很多明星捧场,不但在台北引起轰动,在叻沙原乡古晋也一样带来话题。很多人都知道,“艾叻沙”是艺人蔡艾成的品牌,而蔡艾成是道地古晋人,目前在台湾演艺圈发展。其实艾叻沙有4位创办人,除了明星夫妻档蔡艾成与妻子——著名演员与节目支持人王瞳,还有2位灵魂人物——艾成的姐夫许嘉宝和王瞳的堂哥吴京泽。

艾叻沙
艾叻沙西门町创始店开张时的盛况。(图 / 艾叻沙提供)

“西门町的艾叻沙创始店选在6月3日开业,是有特殊用意的。在闽南话的发音里,63与叻沙(laksa)同音,对我们而言特别有意义。”创办人之一的许嘉宝说起这个典故时,神色飞扬,有砂拉越人典型的那种乡土自豪感。

在艾叻沙的创办人团队里,许嘉宝是真正搞饮食业出身的,是艾叻沙重要的幕后人物。“将砂拉越人引以为傲的叻沙”带到台湾是创办艾叻沙的初衷,也希望透过美好的味觉体验让台湾人更加认识砂拉越这个婆罗洲岛上的人间天堂。就创业的角度来说,艾叻沙有艾成与王瞳名人光环的加持,还有一众艺人朋友相挺的效应,打江山理应轻而易举。但是创业的故事往往不是这样的,艾叻沙光环的背后,一样要经历磨难,甚至一度就要打包回乡了。

跟许嘉宝进行访谈,就是要揭开艾叻沙光鲜背后的故事,也为砂拉越品牌走向国际留下一笔重要的实战经验记录。

……凌晨三点,片场里热乎乎的叻沙……

“我第一次把叻沙带到台湾,主要是为了王瞳。”聊起创业故事第一章,许嘉宝从这里说起。

原来当时正和蔡艾成热恋中的王瞳从古晋回台后,一直惦记着砂拉越叻沙的美味,多次提醒许嘉宝帮忙带叻沙料去台湾,一心想着要跟台湾的艺人朋友们分享这道美食。许嘉宝当然义不容辞,趁着某次到台北旅行之便,不但为王瞳带去叻沙料,还亲自下厨,香辣开胃的叻沙引起王瞳那些艺人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艾叻沙
艾叻沙开始推介汤包。(图 / 艾叻沙提供)

“2012年,王瞳正在拍摄八点档连续剧《风水世家》,剧组经常于凌晨三点钟就开镜了。在王瞳的安排下,我们特地煮了热腾腾的叻沙带到片场,让大家在开工前的寒冷清晨享用一顿暖胃早餐。令人鼓舞的是,大家都很喜欢,还鼓励我们开店,艺人们甚至表示愿意为我们免费宣传。”

这些反馈无疑令人信心大增,许嘉宝等人开始为“砂拉越叻沙登台”展开行动。由于台湾卫生署对食品安全管制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叻沙料首先必须送检。检验的过程并不轻松,叻沙料中包含30多种辛香料,卫生署要求必须一一提供说明。这个程序,走了一年多以后,总算批准下来。

……开店受阻,汤包抢先登场……

接着的第二步计划是开店营业,这就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了。许嘉宝说:“我们做了不少调查,台北的店铺租金几乎都要马币几万元,加上员工最低薪金也要数千元,开业成本远远超过我们的预算。我们决定退而求其次,先在夜市物色档口,但是走了几个夜市都无法找到空位。”

艾叻沙
汤包的推出,为艾叻沙打响头炮。(图 / 艾叻沙提供)

开店计划遇到了阻滞,许嘉宝等人失落了一段时日,就在几乎打消念头之际,一位网红建议将叻沙制作成汤包,并透过网络平台销售,顾客买了回家加热后就可以享用。大家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在台北物色可以合作的汤包加工厂,这大概是砂拉越叻沙历史上首次生产的汤包产品。

2016年,我们的叻沙汤包正式推介上架,艾成与王瞳的艺人朋友们的大力推广发挥了明星效应,当天就卖出了几百包。‘艾叻沙’这个品牌也在那时创立,同步在脸书设立了粉丝专页。

艾叻沙
独具创意的叻沙火锅和叻沙佛跳墙。(图 / 艾叻沙提供)

许嘉宝透露,艾叻沙后来还在台湾各地举办了多场巡回卖汤包的活动,结合艾成等人的粉丝见面会,请大家看表演、尝叻沙和认识砂拉越美食。艾叻沙汤包开始在全台范围内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商业合作的机会。

台湾有一家由著名艺人林道远创办的猛嘎海鲜烧物,采用了艾叻沙的汤包,推出叻沙火锅,据说反应不俗。另有一家727海鲜餐厅更有创意,推出叻沙佛跳墙,好评如潮。此外,艾叻沙也收到其他合作献议,尽管有些基于不符合创立宗旨或因为无法处理的技术问题而割爱,但不难看出艾叻沙已经靠着汤包生意,在台湾打响了第一炮。

……开店初期,倍受考验……

“我们确实深受鼓舞,在2017年时觉得开店的时机到了,并且选中人气最旺、各国流动人口最多的西门町作为目标。”许嘉宝说起艾叻沙创始店的缘由:“根据计算,我们每月需要承担大约马币7万元的运营费,为此我们曾经派人到西门町一家著名的牛肉面店进行观察,发现那家店每天可以卖出至少2千碗牛肉面,这个发现说明西门町有其消费市场,无疑给了我们定心丸。”

艾叻沙
西门町创始店开业初期面对考验。(图 / 艾叻沙提供)

为了筹措创业资金,许嘉宝坦诚和艾成变卖了产业套现。6月3日艾叻沙开业,完成了大家把砂拉越叻沙带到台湾的心愿,开张时一样来了很多艺人朋友,大家兴奋力挺。艾叻沙的店面不大,多数空间作为厨房用途,只能提供20人的座位,主要期望多做外带生意,那也是西门町饮食店的常见模式。

艾叻沙
砂拉越叻沙在西门町登场。(图 / 艾叻沙提供)

“开店后,我们开始出现问题,除了那个6月的业绩取得收支平衡,过后我们一直在亏损,平均每个月倒赔马币2万元。那大半年我们是焦头烂额,想尽办法要推高业绩,从最初单卖叻沙,后来陆续加入干拌面和椰浆饭等,都无法力挽狂澜,大家都很焦虑。2018年2月,我们决定推出海南鸡饭,这大概是最后一搏了,如果再不行我们只能结业止血。”

……海南鸡饭,扭转乾坤……

令人意外的是,海南鸡饭吸引很多食客的注意,带动了店里的人潮,也成功令艾叻沙西门町创始店转亏为盈,从2018年3月开始盈利一路攀升。许嘉宝说:“到了目前,叻沙又反超了海南鸡饭的销量,成为店里卖得最好的产品。同时,我们也看到创始店的业绩已经趋向稳定。”

艾叻沙
海南鸡饭小兵立大功,扭转西门町店的业绩。(图 / 艾叻沙提供)

2018年11月1日,艾叻沙将在中山区的“FAVtory快•食•尚”开设艾叻沙南西店,扩充业务。配合第二家店的开幕,许嘉宝也本着推广砂拉越文创产品的用心,认购了品设计(Pin Design)新近推出的两套明信片——“猫城思念”三行诗明信片;“古晋老行业”明信片。品设计是创立于古晋的文创品牌,制作与生产一系列砂拉越内容的纪念品。

再进一步聊到未来的计划时,许嘉宝透露:“明年,我们将推出肉骨茶和沙爹。”

……砂拉越的传统,台湾的口味……

带着叻沙从砂拉越走向台湾,艾叻沙的信念不止是卖食物,也执着于推广砂拉越的文化。所以我们看见艾叻沙店里的装潢具有相当显眼的砂拉越特色,墙上有原住民的生命树图案,摆设品里面有各族的手工艺品与雕塑品。蔡艾成也不止一次,在台湾协助砂拉越旅游局站台,推荐台湾人到砂拉越旅游。

艾叻沙
配合艾叻沙南西店的开张,砂拉越的品设计精品将被带到台湾推广。(图 / 品设计提供)

“在食物方面,只要条件许可,我们的原料都从砂拉越运到台湾,比如叻沙料和海南鸡饭用的酱油等。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忘巧妙结合台湾的特产,比如叻沙的米粉采用品质上好的新竹米粉;海南鸡饭在鸡肉的料理跟足南洋原味,却采用台湾水份饱满的好米。可以这么说,在这些条件的结合下,我们在原味的基础上,添加了台湾的风味。”

艾叻沙
中为艾叻沙联合创办人许嘉宝,右为品设计首席设计师Mike,左为许嘉宝的合作伙伴吴雯彬。(图 / 蔡羽)

有趣的是,艾叻沙的创始团队四个人,分别代表砂拉越和台湾,有砂拉越人将本土文化推出去的念头,也有台湾人对砂拉越的迎接。而艾叻沙的经验,是一次婆罗洲走向国际的实验,我们看到两个在地元素的巧妙结合,却又无损各自的风味。这里头的启示是——全球化的基础,立于对在地性的尊重

祝福艾叻沙,期待更多走出砂拉越的故事。

相关链接:

艾叻沙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isarawaklaksa/

猛嘎海鲜烧物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mengga0980898882/

727海鲜餐厅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727seafood/

品设计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pindesign.2017/

推荐阅读↙

砂拉越叻沙:热辣辣的老咖啡店人情味

砂拉越叻沙,神的早餐。

砂拉越美食在异乡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