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世界音乐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乐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砂拉越文化村的湖光山色间相聚,用三天的时间在这里交流和对话,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

乐手们不仅带来了表演,也带来了他们的故事和想法。在音乐和律动之间,这些故事和想法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我想这是持续举办雨林世界音乐节的最大意义。它可以是狂欢的,它也应该是沉思的。

Seffarine

Seffarine这个乐团很有意思,在工作坊的前半场带来节奏明快的摩洛哥歌曲,后半场转而出现西班牙弗拉明戈,大家跟着一起踢踢踏踏,气氛很高亢。摩洛哥和西班牙的结合,故事还得从乐团创办人、著名音乐人Lamiae Naki说起,她出生在摩洛哥古城非斯,作品传承着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音乐传统,非洲、中东与欧洲的文化、信仰和商业交汇在这里。因此,Seffarine 的音乐经常深情演绎来自北非与西班牙南部的音乐与舞蹈,《低音吉他手杂志》(Bass Player Magazine)是这样形容他们的:这是西班牙弗拉明戈、阿拉伯与安达卢西亚音乐、波斯古典与爵士乐的美丽交汇。

Gaga Gundul

Gaga Gundul是法国乐队 Peemaï 与爪哇团体 Gayam 16 围绕爪哇音乐所展开的合作项目,将Gamelan这种出现在爪哇神话中,历史悠久的爪哇民族乐器结合西方乐器和编曲元素等,是一次具有创意的音乐实验。有趣的是,东西方乐器的结合并没有违和感,提供了不同的音乐体验。

Matthew Ngau Jau with Lan E Tuyang

Matthew Ngau Jau是一位国宝级的音乐家,每一年的雨林世界音乐节都少不了他带着沙贝琴(Sape)登场的画面。在肯雅语中,“Lan E Tuyang”是“朋友之间”的意思,多年以前Matthew Ngau Jau与其叔叔Uchau Bilung就以这句话作为乐团名字。2009年,在叔叔去世后,Matthew Ngau Jau继续领导乐团,并重组成规模更大的团队。今年的音乐节由Lan E Tuyang掀开序幕,与世界交朋友,并向在场人士敬上一杯迎宾酒,是很有意思的安排。

Kulāiwi

我的形容是,Kulāiwi是从夏威夷吹来的和风,轻柔的诉说着家乡的故事,故事里有对家乡美丽风貌的歌颂,也有对当年入侵者的控诉。Kulāiwi 由三位夏威夷原住民音乐家Kawika Kahiapo、Lehua Kalima Alvarez 和 Shawn Kekoa Pimental组成,用音乐提醒人们不忘传承爱护土地的精神。让原住民(kānaka)重新与土地(‘āina)建立联系。在演出时,他们要求大家一起高呼“aloha ‘āina”,就是“爱护土地”的意思。随着歌曲翩翩起舞的Pono Fernandez,用曼妙舞姿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意涵。

Otyken

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住民音乐团体Otyken,肯定是本届雨林世界音乐节其中一支最受到关注的乐团,音乐坊场场爆满,舞台表演也带动现场情绪。这支乐团将西伯利亚原住民音乐,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开创了独特的音乐风格。“Otyken” 这个词源自丘卢姆语(Chulym language),意指一个神圣之地——战士们在这里放下武器、彼此对话。

At Adau

现场带动能力最强的砂拉越乐团,首推At Adau,这些年也经常作为雨林世界音乐节的压轴表演,收获众多世界各地的粉丝。这次特别喜欢At Adau的音乐工作坊,透过讲述乐团从最初的两个人,基于音乐创作和演奏上的需要,陆续加入了不同的乐手,形成今天这一组跨原住民乐手的出色组合。回顾乐团录制第一首歌的经验,当时的几位穷小子没有能力租下录音室,最后只能选择在一辆窄小的国产灵鹿(Perodua Kancil)轿车录歌,完成第一个梦。听到这个故事,大家都笑了,但是又多么令人感动,亲眼见证了一批年轻原住民乐手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对梦的追求。

Seppuku Pistols

第二晚抵达音乐节舞台前,立马感觉有一股狂野的味道,Seppuku Pistols正在台上忘我演出,鼓乐齐鸣,伴随狼嚎和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甚至带着鼓跳入人群中带动大家一起疯狂舞动,现场有如一场祭祀。非常喜欢他们充满浓郁东洋风情的表演,后来查找资料才发现这支乐团对土地的耕耘做了很多事。1999年,Seppuku Pistols在东京成立,除了音乐,初期乐团也经常进行落语(rakugo,日本传统单口相声)表演。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乐团转而专注于演奏日本传统乐器,如锣、太鼓等,并扩展为十几人的大型编制,经常受邀在大型节目中演出。更有意思的是,乐团每位成员也从事各自的个人活动,如地方社区研究、电影制作、手工艺、农业及家教等。

Kuntaw Mindanao

菲律宾乐队向来闻名,Kuntaw Mindanao再次印证了这个普遍印象。这支乐团来自棉兰老岛达沃地区,将原住民的音乐元素与多种音乐类型融合在一起。Kuntaw Mindanao非常强调多样性,也许因为来自菲律宾南部,那里有多达30个族群,本来就有文化多样性。Kuntaw Mindanao的歌手拥有充满穿透力的嗓音,歌声回荡的林间,感觉特别悠长。

蛮虎 Manhu

我非常喜欢蛮虎乐团的表演,尽管乐手不谙英语,说话也不多,单纯就靠节奏明快的歌舞和演奏,就把音乐节的现场变成大型的部落祭,人们牵着手围着圈子跳舞欢呼,只差没有在圆圈中心生一堆篝火。这支乐队来自中国云南石林,成员都是彝族支系撒尼人,以传承和发扬撒尼民族音乐为目标,同时也结合摇滚、雷鬼、庞克等音乐元素。由于彝族以虎为图腾,所以才有了“蛮虎”这个团名。

Tal Fry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Tal Fry乐团演出的尾声,所有乐手以接力的方式,很随性的展现饶舌的功力,节奏感拉满,印度人真是饶舌高手。Tal Fry来自印度新德里,音乐风格融合南北印度古典和民间音乐,并加入当代创新元素,整体表演风格充满活力。印度传统乐器如加坦陶罐鼓、塔布拉鼓、锡塔尔琴、长笛等,合奏出辨识度很强的印度风情,加上几位歌手无懈可击的嗓音,场面轻易就被征服。

手集团 HANDS Percussion Malaysia

手集团应当是本届音乐节最忙碌的乐团了,负责指导每天两场的社区鼓乐,以及引领音乐会开始前的鼓圈,还要和不同的乐团进行工作坊,团员四处穿梭的身影引起大家的注意,将鼓玩得出神入化的技艺,也得到高度的肯定。创办人吴圣雄老师说,手集团成立于1997年,除致力于推广马来西亚本土首创的廿四节令鼓,也推动鼓乐发展与表演艺术文化,并走访东南亚多个角落进行调研,丰富鼓乐表演艺术。手集团是马来西亚首个企业经营是专业鼓团,至今已环游世界超过20个国家进行表演,这次在雨林世界音乐节最大的亮点,当属和Seppuku Pistols的交流演出,让人拍烂手掌!

感谢:砂拉越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