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是村上春树自创的名词,指的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
他说他生活中的小确幸多得不得了,例如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他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那一刻就可以察觉到幸福。
“寒舍”是一家躲在老街里的小咖啡馆,同排的店铺大部分都是制作胶印和复制钥匙的老字号,还有一家以理发店为主题的咖啡馆,一两家酒廊,而“寒舍”就躲在其中,但路过的人都会为它小小的精致所吸引。
这家咖啡馆的老板是我的朋友,也是“退役”的媒体人,早前听说他打算到外地的报社发展,一时也没追踪他的新动向,就在两个月前,听媒体朋友说,“埦茤开咖啡馆当老板了”。
当下虽然有点意外,但还是觉得他的决定是合理的。因为开咖啡馆都是文青的梦想嘛!喜欢逛书店、写写稿、画画、下厨煮几道小菜的他开咖啡馆,应该让自己小小的梦想放飞吧!
“寒舍”开张后,自然获得媒体朋友的捧场,在面子书上载了不少的美味图片,据说该店的加章麻鸡(益母草煮鸡肉)酒香姜味浓,咖喱鸡香辣好吃,Waffle好吃到有幸福感。
我来到“寒舍”是在炎热懒洋洋的午后,老板趁着午餐时段后的空档,正享用自己的午餐,大家好久不见,话匣子打开自然聊起他的创业故事。
我本身在2003年开过咖啡馆,两年后虽然结业,但是咖啡馆还是我的创业梦,看到朋友勇敢打开梦想,开了一家这么精致的咖啡馆,心里除了羡慕还有佩服。
他说本来计划是离开本地报社,打算去外地的报社工作,可是家人极力反对,所以”阴差阳错“就开了这家咖啡馆。
走进“寒舍”,第一个给我的感觉就是“小确幸”,小小的绿色植物、小小的老店氛围、书架上是老板的藏书,整体感觉上就是一种“小确幸”的幸福感。
很喜欢咖啡馆门口挂着的那幅对联:明月不嫌寒舍破,青苔最喜石阶残。喜欢植物的埦茤把许多绿色植物都带来咖啡馆,也用心布置整个空间,置身其中可以感染到暖暖的南洋风情。
咖啡馆的格局设计都是万多的构思,看到脑子里的画面变成实体的咖啡馆,心里不免有些兴奋和激动。这家咖啡馆主打的不是咖啡,是埦茤和妈妈的拿手私房菜,而且坚持用料十足。
例如益母草煮鸡肉,重点就在白酒要够多,才能衬托益母草的香气,但是一般做生意顾虑成本问题,不能加入太多白酒,这就影响这道菜的美味特色。他坚持用祖母亲手酿制的白酒,而且毫不吝啬的以足够的份量入馔,让喜爱这道菜的顾客们都频频向朋友推荐。
埦茤曾经留学澳洲,也趁着留学的日子,报读了泡咖啡的课程,当时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哪知道今天这个手艺居然可以派上用场。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要拒绝一些新的改变,掌握了就可能发挥的时候。
开咖啡馆和上咖啡馆是完全两回事,但选择经营咖啡馆却是一个将脑子里的梦想实践的方式,虽然日子不是过得浪漫写意,但仔细品味,会发掘许多的小确幸就在时光缝隙里。
曾经有位咖啡馆主人告诉我,开咖啡馆是个浪漫的事业,但是这份是属于顾客的。可见在现实生意压力下,要面对每天都运营工作,达致收支平衡,而收入和时间可能也不成正比,创业者的心情外人难以体会。
在“寒舍”,看到埦茤为流浪汉准备免费晚餐,他一个人在厨房忙碌,有街坊帮忙“把风”,常客在店里话家常,听他分享心里的计划时,眼里闪烁着希望的星光,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小确幸。
就像我过去经营咖啡馆,有一对澳洲老夫妇,每年会重游小城两三次,每次都会特地到我的咖啡馆坐坐,喝杯咖啡,用心聆听我们的生活,每次的会面都让我感动不已。
小确幸是找到生活的情趣,是对生活的尊重,也能让我们发现其中一些被遗忘的快乐。
这些快乐,与财富的多少并无太大的关联。在节奏感快速的城市,很多人选择拼命工作赚钱,牺牲所有时间换取财富,为了追求外人看来高贵奢侈的生活。
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并不需要多少钱来堆砌,更与地位无关。把日子过得精致了,才是你的本事。只有对生活不将就,才能把日子过成诗。
创业者的生活必然和创业前所想象的相差甚远,也常会陷入和马云一样,“没意思,不想干了”的想法,但我相信创业者是属于乐观的族群,就如埦茤说的,选择了这条路就想办法走下去。的确,就是因为这些小确幸,让创业者在艰难险阻的路上有了温暖的力量,继续寻找有鲜花和阳光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