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关系,每个星期总要跑几趟银行,也会顺便到银行附近的咖啡店吃碗叻沙解馋,这是从两年前创业后养成的生活习惯。
银行附近的那家咖啡店,之前并不常光顾,一年也许只是去过两三回。少光顾的原因,除了和当时的工作地点有些距离,也是因为咖啡店的档位虽多,但没有合我口味的食物,而且冲泡的饮料素质也不怎么好,中规中矩的水准就让我没多大兴趣去光顾。
这两年来,让我平均每个星期都会光顾一两次的原因,主要并不是因为咖啡店靠近银行,而是因为咖啡店里的一个叻沙档。
据说叻沙是潮州人在南洋研发的本土风味面食。汤头选用虾头和鸡骨,加上南洋香料及椰浆/牛奶熬煮,味道辛辣香浓,美味有别于泰国冬炎汤或咖喱。一般是在汤里加入米粉,另外加入鲜虾、鸡肉丝和煎蛋饼丝,也有人加入鲜蚌或鱿鱼等选择。
我们这个小城的人,对叻沙和哥罗面(哥罗面也是面食)有特别的情感,离开小城一段时间回来,不管是升学、就业或是旅行,一定先来碗叻沙或哥罗面解馋,若有外地友人亲戚来访,一定也要特别推荐我们家乡的这两道招牌小吃。
话说回来叻沙档,印象中第一次光顾这个叻沙档时,看到档主是位瘦削的中年人,他的生意还算不错,虽然看到他手忙脚乱的样子,但烹煮起叻沙的手法却蛮利落。
传统上,叻沙这种面食都会有放一些芫荽提味,例如猪脚饭、牛肉面、潮州蒸鱼等,好像潮州人的菜色就有这种香菜当配角。也许芫荽价格逐年昂贵吧!近十年已经在食档少见,还可以吃得到的寥寥无几。也有家潮州牛肉面档主告诉我,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味道,年轻人常会提醒他不要放那种“臭臭的草”,加上价格高就顺应市场的大众口味而放弃了。
第一次光顾这个叻沙档,眼尖的我就看到那堆成小山丘的绿色芫荽,当下喜出望外,因为已经好久没有机会吃到有芫荽的叻沙,当下就跟老板点了一碗叻沙。
我记得老板的回应不是刻板的“坐几号桌啊?”,“要普通的还是特别的?”。埋着头在烫鲜虾的他抬起头来问我,“米粉要不要多一点?你会吃芫荽吗?要不要给你多一点?”。我一时回不神来,就机械化的点了点头,结果当他把叻沙端来时,我看到必须饿得发慌才可能解决掉的米粉份量,而那堆立在米粉上面如小山丘的芫荽,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有那么多芫荽的叻沙!而且付钱时发现价格没有因为份量多了而加价。
每一回光顾,我都感到非常满足,不是因为叻沙特别美味(其实水准一般),但老板的慷慨,他对每个顾客口味的记忆,令他拥有很多的长期顾客,而且放眼望去都是中年人居多,只是没有调查是不是潮州人。
好多叻沙档会以新鲜大虾来吸引顾客,而这位老板却以极其冷门的小配角创造回头客。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朋友口碑介绍下,光顾一个隐身在商业店铺旁的三轮车猪脚饭流动小贩,年迈的老板在拿饭给顾客时,也一再问“饭够不够?做工要吃饱一点。” 我看到围着三轮车的顾客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大家拿着饭就随意站在店铺走廊享受午餐,他的生意也不会比店铺里的猪脚饭差。
今天早上,我又来光顾这个叻沙档,老板还是一贯的热情语气问我,“米粉要加多吗?芫荽要多多吗?”(当然老板也有做生意的底线,他从来不问我鲜虾要多多吗?)每次吃着他的叻沙,心里除了满足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我们消费者就是这种心态,面对慷慨的老板,我们心里高兴,一半觉得自己运气好,一半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你光顾多几次,介绍多几个朋友来光顾,老板的慷慨其实就是打入你心坎里的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