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主页 > 人文专栏 > 百子柜里抓出来的老时代

百子柜里抓出来的老时代

天气反复无常,加上近期比较劳累,这天早上起床时,感觉喉咙刺痛,一开口竟发不出声音。这可乖乖不得了,嗓子可不能在这时出状况,不久后还得上台讲课。

赶紧到公司附近的中医诊所求助,轻声细语的医师先给我问诊,我扯着破败的嗓音交待情况,他又是把脉又是量血压又是检查我的舌头,而后给我开了一帖药。

百子柜上标明的草药名。(图 / 蔡羽)

等着柜台准备药粉的空档,我随意在诊所内张望,墙上几幅大海报吸引我的视线。海报陈列了上百种草药,以根茎、叶片、果实等作为分类,还附上专业拍摄的实物照片,是很好的中草药科普宣传海报。

另有一幅大海报,是一家专事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宣传海报,展示从严格选材和化验,到如何熬煮及天然加工,最后制成药粉,便于病人服用。海报上写着“免煎易服”四个大字,勾起了我的回忆,仿佛就有温热的中草药清香,涌到鼻尖。

儿时有几次跟着家人上中药铺,印象特别深刻。那时的中药铺都是老旧的,大概因为店里的灯光比较昏暗,而暗沉深褐色的老橱柜又占据了店里的大半空间。后来才知道那有着很多小抽屉,木料很扎实的橱柜,原来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百子柜”。百子柜上的抽屉,用行书或草书或隶书或某种很有个性的手写字体标明各种草药名,有时还用上行内人才懂得的简笔

陈旧的百子柜。(图 / 蔡羽)

百子柜后方,通常会待着一个发鬓霜白的中年或老者,有时家人会递上写满药材和分量的清单,有时仅凭口述,那位中年或老者就很熟练的转身,迅速的拉开百子柜上不同的抽屉,抓出里头的药材,而后在流理台上举起小吊秤,再依据分量将药材分成几坨。有些药材,得加以切片或研磨,最后依据病人的服用次数,将每次服用的药材分别以黄纸包装成一包包四方形,再以细麻绳系成十字结。

当时就觉得这抓药的功夫很是利落,师傅在抓药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偶尔还念念有词,一幅高深模样。而那四方形的包装,虽简单却漂亮得很。

家人把药带回家后,还得经过一番熬煮,而且依据师傅的指示小心掌握火候时间,否则就有把药煮坏之风险。当年的我,全然不懂那些药材的名堂和用处,只觉得煮药的过程很有仪式感,而盈满一室的药材味道是芬芳的。待熬煮完毕,汤药倒入碗中,那神秘的深黑色泽,令我一再揣摩其滋味。

还记得那光景流行武侠连续剧,剧中很常出现的画面,就是煮药喝药疗伤治病。每次看见剧中那些武林中人举起碗将汤药一仰而尽,我都觉得那汤应该是好喝的。然而,这种药材熬煮的汤药好像不是我们小孩该喝的药,我们当时都看西医吃西药。直到后来终于有机会一品汤药的滋味,童年的美味想像是顷刻覆灭,舌尖上的苦尽甘来原来并不好受。

抓药的年代渐渐远去。(图 / tooopen.com)

这些年多读了南洋历史,对童年印象里的中药铺,越发怀念起来。早年华人南来,面对的是险恶的环境,卫生条件也差,遇有身体不适,得靠自己解决。南来华人中很多是农人,原本就带着草药知识,许多中药铺就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在街头巷尾了。

在医疗设备欠缺的年代,中药铺显然是救命于缓急之处,多少人就在百子柜前,抓一把药度过一次次煎熬的时刻,留一条命等着回唐山

时至今日,许多中药铺已经结合中医门诊服务,并提供“免煎易服”的中草药粉。传统的百子柜越来越少见,熬煮中药的味道也很难再闻到。是的,又一个年代要过去了。

Oh hi there 👋
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免费订阅一起吃风 My Easy Moment,提供人文旅游阅读内容,也筹办各类人文旅游活动。成为订阅者,每逢上载新内容或活动都会自动将讯息推送给订阅者,日后还可以享有特定优惠。
步骤很简单,只需输入姓名和电邮地址,就完成订阅手续。当然,如果事后觉得内容并不适合您,可以在任何时候一键退订。

We don’t spam!
Your information is strictly for our internal use only.

蔡羽
『一起吃风』企划总监。右手执笔,集文化人、媒体人、研究人、设计人于一身,对文化产业有独到见解;左手从商,累积多年经验,对市场具敏锐触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