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horn雪山冰 ,材料上使用了煎蕊、龙眼、海底椰等,因加入了柠檬而酸爽开胃,加上绿色的煎蕊养眼,以及刻意堆垒成马特洪峰造型的冰沙,特别适合在酷暑的天气品尝,使得这道冰品在以甜味为主导的冰品市场上独树一帜,很快就流行开来。
卖冰品的,肯定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有一颗创意的脑袋。市面上冰品的名目千奇百怪,充满巧思,难怪在炎炎夏日吃冰不但消暑,而且快乐。
古晋辉盛小贩中心门牌18号的亚明茶室(Ah Meng Cafe),是传承两代人的冰品生意。掌舵人吴观明及夫人黎玉梅每天午餐时间过后开店,随即就迎来很多新旧顾客,在这里享受一顿下午茶时光。


亚明在这个行业多年,制作冰品手艺娴熟,脑筋也灵活,今日有多种在古晋市面上颇为流行的冰品,正是出自亚明之手,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 Matterhorn雪山冰,就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故事要回溯到数十年前,年少的亚明跟着父亲在棕榈路(Palm Road)路旁摆档卖冰品。父亲的档口原本是卖水果和饮料的,逐步转型成以卖冰品为主。当年就读立达私立中学的亚明,在放学后就到档口帮手,在父亲退休后全权接手档口的生意。
吃冰的顾客总会有很多要求,阿明也尽量顺应这些要求,有时灵机一动,就会依据顾客的要求变出某种名目的冰品。

“邻近学校的学生每天都会到我们的档口来吃冰,其中有一批常客是来自圣若瑟教会学校的学生, Matterhorn雪山冰的概念就是在和他们的交流里冒出来的。”
在那个年代,有一款名为“Matterhorn”的薄荷香烟非常有名,深受烟民的欢迎,阿明本身也喜欢抽。香烟盒的设计,直接印上了瑞士的马特洪峰(Matterhorn)的手绘照片。
这座有四个面的锥体的雪山非常陡峭,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山峰。马特洪峰的名称正是由德语“Matt”(草地)和“Horn”(呈锥状像一只角一样的山峰)所组成。马特洪峰是瑞士最有名的地标,除了曾经出现在香烟盒上,大家熟悉的三角巧克力 Toblerone 包装盒上也有这座雪山的绘图。


亚明调配出来的 Matterhorn雪山冰,材料上使用了煎蕊、龙眼、海底椰等,因加入了柠檬而酸爽开胃,加上绿色的煎蕊养眼,以及刻意堆垒成马特洪峰造型的冰沙,特别适合在酷暑的天气品尝,使得这道冰品在以甜味为主导的冰品市场上独树一帜,很快就流行开来。
其实除了 Matterhorn雪山冰,亚明的杰作还有白女士(White Lady)、三酸、一点红、红眼等,名字都很有趣,也很好记。
1994年1月,阿明和其他摊贩迁移到新建成的辉盛小贩中心,告别了棕榈路的老日子。尽管转移到相对远的地方,很多老顾客依然摸上门来,吃一碗ABC,再一碗 Matterhorn雪山冰。

“如今很多老顾客是带着孩子、孙子过来吃冰的。”话音落处,不难发现亚明是有成就感的,这是顾客对他的信任。
聊起经商之道,亚明很认真的说:“我们做生意要对顾客好一点,多跟顾客沟通。”
在古晋的冰品界,亚明是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先后有媒体登门访问,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上门。我问亚明有没有退休的打算,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没有。
也许今时今日,开店营业对亚明来说,不止是一门生计,也是一处跟老朋友见面聊几句的所在。
地点:https://maps.app.goo.gl/yWQTqsjVS3GJGGSj7
(独具风味 ╳ 系列二)
